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江苏阅卷组专家评价语数卷

作者:沈考宣 张 琳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数学卷评价如何?昨天省教育考试院特别约请阅卷组专家对试卷进行评析。

语文: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辨性强

一、语文知识部分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创新明显。“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结构变化最大。前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今年变为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文言文阅读”的题型结构变化也较大。前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今年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的文意概括题4分;“古诗词鉴赏”的题型结构由原来的单首诗歌的鉴赏变成两首诗的比较赏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无不与古代、古典、古朴传统息息相关。

今年试卷的另一大特点是思辨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抛开了考了多年的拼音,除了近义词语辨别的填空选择题外,另外3题分别是关于诗句的对仗、语言的得体和连贯(排序)、漫画理解的选择题,从内容上来讲,这些都是久未谋面的“稀客”,但又关乎语文修养功底的基础,有较强的思辨性,很有新意。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不同于往年的传记类文章,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同样具有思辨性。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时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作为被贬之人,柳子表达了“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肯定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作文部分

从高考写作选拔来讲,今年的作文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既易于有独立思想和个性思考的考生发挥,也能让饱读诗书、热爱写作的考生一展身手。题干表述言简意明,融往日的“要求”于其中,且没有自相矛盾之处。材料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哲学思辨性,且不是简单的对立矛盾关系。此外,作文的导向性非常好,切合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数学:

易中有难凡中有变,能力要求不低

2014年江苏的高考数学试卷,保持了去年的命题风格,在知识覆盖、技能的掌握、能力的体现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等各方面都很好地贯彻了《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表现出江苏高考数学试卷一贯特点。填空题均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为主,虽然第11~14题对学生的基本思维品质有所考查,但对考生思维的挑战性不高,绝大多数考生可以应答自如。解答题的基本题型、知识分布和难度要求与去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稳定,试题内容通俗。第15~17题分别对三角函数运算、立几命题证明和解几椭圆曲线基本量进行考查十分常规;应用题背景涉及文物和环境保护,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数学建模简单,解决方法多样;第19、20题上手容易,考生从压轴题获取较多的分数成为可能。

今年试卷最大特点是难度水平的保持,选题仍然较多源于课本,平凡而不乏变化,考查的问题与平时所学所练基本无异,学生解题可以驾轻就熟。与去年一样,今年试题深刻严谨隐含其间,易中有难,凡中有变,能力要求不低,要想得高分也非易事,试卷的效度、区分度和选拔功能也会继续保持。专家认为,高考命题如此保持连续性,一定会对教学导向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产生重要的影响。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