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调查显示:九成家长赞成压缩加分项目

作者:柯 进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调查显示,91.47%的高中学生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68.44%的家长反对将“见义勇为”列为高考加分项目。

本报北京7月3日讯 (记者 柯进)尽管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但中国教育报今天统计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91.47%的高中学生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68.44%的家长反对将“见义勇为”列为高考加分项目。他们认为,大部分高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鼓励他们“见义勇为”有违相关法律精神,而且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给一些人提供钻空子的机会。

为了解高考加分政策的民意基础,中国教育报日前以随机取样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选取了北京、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6个省市的高中家长展开问卷调查。哪些人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在回收的1327份有效问卷中,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30.7%的人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也有25.59%的人认为“富二代”更容易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此次调查中,仅4.05%的家长反对目前全国各地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91.47%的受访者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他们认为,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更能体现社会公平。不过,也有16.42%的受访者认为,取消加分政策对确有特长的孩子不公平。

对于今年四川、北京、浙江等省份在压缩高考加分项目的同时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分至20分,31.56%的受访者认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家长表示“有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他们认为,考查学生德育不能通过这种手段,而且学生不是成人,国家不能通过加分来鼓励未成年人以身犯险,这有违相关法律精神。

高考完全按“裸分”录取合理,还是有适当加分项目更合理?对这个问题,31.56%的受访者认为,“完全以分数录取最公平”;19.83%的人认为,“适当加分可引导基础教育改革”;11.73%的人认为,“高考投档以考分为唯一标准,应将加分权力交给录取高校自主决定”;21.54%的人认为,“高考就是高考,录取就是录取,如果有任何加分项目,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不公平”;44.35%的人认为,“高考加分很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通道,应当不论民族、信仰、家庭出身、老弱病残,只要具有中国国籍,高考面前人人一视同仁。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在考分基础上自主录取具有不同素质的考生”。

调查结果还显示,30.92%的受访者表示最近10年身边有1个亲属的孩子参加高考,有2个以上亲属的孩子参加高考的占总样本数的41.15%,但其中享受过高考加分政策的仅为9.59%;72.07%的受访者表示其亲属的孩子没享受过任何高考加分政策。

此次被随机调查的1327位家长的家庭收入及职业身份构成是:67.59%的家庭年收入为5万至10万元,15.35%的家庭为10万至15万元,11.73%的家庭在15万至25万元之间,家庭年收入在25万至50万元之间的占比2.56%,家庭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占总样本数的2.35%。受访者中11.3%为公务员,53.3%为事业单位人员,15.14%为企业人员,归侨和少数民族占比2.35%,其他占17.91%。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