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将提前三年公布

作者:贾晓燕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新华网教育频道

9月5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做客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就新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回答网友提问。据了解,除上海、浙江外的其他地区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提前三年向社会公布。

虽然文件明确提出今年只在上海市和浙江省两地进行改革试点,但其他地区网友依然心存疑惑,对此,林蕙青表示,两省市高二、高三学生和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会提前三年向社会公布。

针对文件提出的“2015年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一些家长很着急,他们关心艺术专业考生是否会按照普通考生的录取线来录取,复读的家长则关心孩子是否需要重新参加会考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定等问题。对此,王建国表示,改革方案涉及的是艺术特长生,不涉及报考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艺术类考生。至于复读生,其综合素质档案可由原毕业中学提供,对其他社会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由试点省份确定。

按照方案要求,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很多网友不清楚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的分值比重等具体问题,对此,林蕙青表示,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文理混搭。六科的分值比重是一样的,由各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对于“选考的科目如何计入总分”等问题,郑富芝称,考试成绩可比是确保公平和科学的前提,每个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不一样,不同学科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成绩不能直接比较和简单加总,必须转换。目前,有多种转换方式,具体转换办法由试点省份研究确定。

据了解,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考试方式,文化科目将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书面统考,而音体美等学科一般采取现场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对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而且要把必修和选修都学完后才能参加考试,而其他学科学完必修即可参加考试,而且只考必修,成绩合格即可。为防止高三学生只学语数外,教育部要求学校合理确定每个年级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授课数量,防止集中突击考试,提前结束课程。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