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发布

作者:杨桂青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绘制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坐标

2014年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发布

本报讯 (记者 杨桂青)10月29日,2014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暨2015年评价研究开题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教科院、中国教科院、成都教科院组成的课题组,发布了2014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

据课题组首席专家之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研究员介绍,本次评价实测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育发展指数、教育公平指数、教育条件保障指数、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所选取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5个副省级城市,在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格局中居于相对领先位置。

报告显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教育发展指数排在前五位的是成都市、沈阳市、武汉市、杭州市和南京市。该指数反映教育普及程度和目前有可资比较数据的教育质量,由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生师比、班额达标率和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等6个二级指标构成。

教育公平指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宁波市、杭州市、成都市、青岛市和武汉市。该指数反映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由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市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市域内义务教育县际均衡程度和市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程度等5个二级指标构成。

教育条件保障指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厦门市、南京市、宁波市、大连市和杭州市,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教育条件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城市。该指数反映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条件和保障程度,体现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由师资投入、经费投入、装备投入和教育信息化投入等4个二级指标构成。

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处于观察试评阶段,该指数反映教育治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由教育政策内容现代化、教育政策程序现代化、教育政策实施有效性和教育舆情应对有效性4个二级指标构成。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