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晴雨表”
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92.5%
■本报记者 任素梅
从2010年起,我省面向全省范围普通高校上一年度本专科毕业生开展大样本调查和实证研究,每年出版《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11月10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度报告,该报告调查了全省148所高校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43万人,涉及654个专业、77个行业和606个职业,堪称2014届毕业生了解最新就业形势的“晴雨表”。
“医”字头学科、专业最好就业
据了解,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2013届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2.5%,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6%,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5%。
从专业情况来看,我省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 3位学科是医学(94.8%)、教育学(94.2%)和工学(94.1%),前3位专业是预防医学(99.5%)、康复治疗学(98.1%)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97.8%);专科就业率较高的前3位学科是医药卫生大类(95.9%)、公共事业大类(93.9%)、交通运输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均为93.6%),前3位专业是铁道机车车辆(99.5%)、临床医学(99.5%)和铁道通信信号(98.8%)。
毕业生月入332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介绍,我省高校毕业生月收入稳步提升。2013届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324元,同比连续5年增长,且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3571元,比2012届高241元,与全国基本持平;专科毕业生3076元,比2012届高297元,比全国高136元。
记者注意到,我省2013届高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较高的前3位专业为建筑学(4845元)、信息安全(4773元)和采矿工程(4691元);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较高的前3位专业为铁道机车车辆(3933元)、航海技术(3753元)和人物形象设计(3620元)。
从就业流向来看,我省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本省就业的有74.8%,专科毕业生有84.3%。
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在本省就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较高的地区为南京(3687元)、苏州(3528元)和南通(3369元);专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较高的地区为苏州(3186元)、南京(3166元)和常州(3102元)。
南京高校就业竞争力最强,苏州人才吸引力最大
据悉,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顺应形势,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十一五”期间,省内高校毕业生在江苏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9%左右,其中,到苏南的比例由2006年的55%降至2010年的45%;到苏中的比例由2006年的15%增至2010年的18%;到苏北的比例由 2006年的19%增至2010年的26%。
“人才吸引力指数反映了全省13个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小,就业竞争力指数是对全省13个地区所在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介绍,对2013届江苏省本科毕业生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地区为苏州、无锡和南京,专科毕业生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地区为苏州、无锡和常州;就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南京,其次为无锡和徐州,专科就业竞争力最高的是常州地区高校,其次为泰州和镇江。
毕业生离职率有所反弹
据《报告》显示,2013届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离职率为36%,比2012届高3个百分点,总体呈反弹之势。从专业情况来看,我省2013届本科毕业生离职率较高的前3位专业是广告学、应用心理学和动画;专科生离职率较高的前3位专业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和营销与策划。“毕业生选择主动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追求更高薪资福利和想改变职业或行业。”省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鲁学军分析说。
从院校情况来看,我省2013届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低的“211”院校是东南大学;非“211”公办本科院校是徐州医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民办高职高专院校是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