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孩子获免考 家长竟焦虑

作者:葛灵丹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新华日报》

各中小学陆续进入期末考试周,与往年从语数外到音体美劳依次排日程、出试卷不同,“无纸化”期末考、“免考”等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已经在南京“遍地开花”。

南京游府西街小学试行免考制度比较早,倪晨瑾副校长介绍,今年全校共有500多名学生享受至少一门学科的免考机会,占学校总人数的1/4。记者发现,各个学校都有大同小异的免考制度。一般来说,除了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和学业抽测等综合素质排名外,学校设置的门槛还有学科竞赛获奖等额外要求,平均一个班2-6名免考生。

记者了解到,也有家长对孩子得不到明确的“分数”而惴惴不安。张玲女士的女儿上三年级,虽然在学校获得了免考资格,但她却不希望孩子被“免考”,理由是:“考试可以发现孩子知识点的欠缺,好在假期‘查漏补缺’。”甚至有免考学生的家长会费尽心思地请老师把试卷给孩子带回家做一遍,然后再请老师批改。

“期末免考是对部分学生的奖励,也是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是学校尝试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新做法。”游府西街校长万代红表示:“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方法有很多,考试并非唯一方式,家长也不需要通过让孩子考试再来证明这一点,过分看重考试和考试成绩,是家长心态比较焦虑的体现。”“家长的心态也折射了中国社会对考试的膜拜和重视。”南京市教研室书记、教育专家刘永和认为,考试是目前学校评价方式中最客观、公正和科学的一种方式,但是考试到了迷信的阶段就过了。

“简单的‘免考’确实不等于给孩子减负。”南京教科所洪超老师表示,“要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除了需要完善学生考核标准,更要改变社会以分数判定人才能力高低的考核方式,这样才有可能转变家长对分数的追逐之心。”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