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作者:焦 新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本报北京2月4日讯 (记者 焦新)今天,高校社科界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就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表示,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材、课堂、讲坛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是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具体举措,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力量。要更加深刻认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确保课堂讲坛风清气正。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高校社科队伍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主流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

李卫红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意见》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统一到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上来。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要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析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为加强正面引导提供理论支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高校社科工作者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自觉规范一言一行,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二是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深入研究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社会舆论,澄清模糊认识。三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到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好人生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