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四大名校就业质量报告:就业“不是事儿”

作者:欧兴荣 发布时间:2016-01-08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近日,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陆续公布了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比北大(本部)、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这四大名校发现,毕业生去向有颇多相似之处。

  就业“不是事儿” 

  尽管普遍认为201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但对这四大名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不是事儿”,总体就业率(包含就业和升学)都在98%以上,其中上海交大最高为98.58%,最低的复旦也有98.06%。即使在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中,正办理留学手续或准备国内升学考试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选择就业还是升学上,这四所高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选择上高度相似,且泾渭分明,清华81.3%的本科生继续升学,90.2%的硕士生选择就业;北大79.52%的本科生继续升学,90.17%的硕士生选择就业;复旦65.9%本科生继续升学,90.83%的硕士生就业;上海交大61.38%的本科生继续升学,82.4%的硕士生就业。

  在升学率(包含留学和国内升学)上,四所高校均在30%左右,其中清华北大学子在国内升学率高于留学率,复旦、上海交大则相反,留学去向都以世界排名前50名的英美高校为主。

  就业青睐京沪粤、国企和金融业 

  在就业去往地区上,四高校毕业生均青睐京沪粤,比例都在80%以上,还有相当的比例去往东部其他省份,去往中西部地区的差不多都保持在10%左右,此外,复旦还特别注明有部分毕业生出国就业。

  签约单位行业上,金融业占据了三所高校的头把交椅,其中北大为26.50%、清华为19.1%、复旦为20.92%,上海交大学子的首选则是制造业(27.08%)。有趣的是,北大和清华学子的就业去向行业前五名一模一样,分别为金融业、信息技术软件业、公共社会组织、教育和科研技术,只是顺序略有不同;复旦和上海交大的二三名则基本类似,分别为医疗卫生和IT通信。

  签约单位性质上,四高校学子主要去向均为国有企业,北大为33.61%、清华39.4%、复旦20.84%、上海交大22.33%(其去往三资企业的也是22.33%,并列第一)。在二三名上,北大是民营企业(22.09%)和高等教育单位(10.90%),清华是民营企业(21.3%)和科研单位(12.1%),复旦是医疗卫生单位(20.56%)和三资企业(20.33%),上海交大则是中小企业(20.20%)和医疗卫生单位(19.31%)。

  创业尚不成气候 

  清华、复旦、上海交大三高校公布了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创业率均不到1%。清华有60人(去年55人),创业集中在互联网、新媒体和文化创意领域;复旦有29人(和去年持平),行业涉咨询服务、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上海交大有28人(去年未公布),涉行业较为分散。

  北大跟去年一样,没有公布毕业生创业人数,但北大今年用了不小的篇幅单独介绍了该校在引导学生创业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北大2015年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研发基地”称号,这是目前全国教育系统唯一一家官方认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