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传承人队伍高龄化,文化部实施非遗研培计划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2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现象突出,传承断层现象愈发严重,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年轻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文化部实施非遗研培计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到去年8月为止,全国已经有250多位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给非遗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记者日前从文化部获悉,2016年,文化部将全面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命名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已会同教育部优先选择了专业实力较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较好的57所高校作为首批参与高校,今年第一季度将陆续开班。该计划将成为今年非遗保护的新举措。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不是对非遗项目的大规模改造。”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这项工作是在“谨慎论证、充分准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原则指导下,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本要求逐步开展的。

  研培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以提高传承能力为抓手,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马盛德说:“研培计划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师徒传承,一个多月的综合培训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科目的系统教学,更不可能取代师傅的教导。我们的目的是让传承者提高理解和领悟能力,让传授者探索更好的传授方式。”

  针对培训中一些高校为传承人群开设美术基础课程,有人便担心会造成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背离等问题,马盛德表示,研培计划是分层次开展的,美术基础课程主要针对普及培训班中缺少美术基础的普通从业者。实践证明,美术基础教育与继承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不会造成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背离,反而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传承人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内涵、底蕴的认识,促进传承人更加自觉地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2015年暑期开始,文化部委托12个省区市的23所院校,分批次启动了普及培训、研修和研习试点,陆续举办了9期研修班和26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800人次。河南开封木版年画传承人李力说:“培训让我遇见了许多同样热爱非遗的伙伴,我们彼此坚定了传承的信心和决心。”上海大学培训班学员李星星说:“通过培训,知道了怎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今的生活联系起来,怎样用古老的技艺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美感。”

  目前,我国有3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非遗名录项目,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责任编辑:李经纬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