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技能人才托起“江苏创造”的未来(图)

作者: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4-24 来源: 新华日报

江苏省第一届CAD机械设计工种职工组技能状元张凌枫

江苏省第二届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种职工组技能状元周晶

  他们没有骄人的学历背景,却掌握着业界最先进的技术,以实力赢得荣誉和尊重。在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的过程中,一群身怀绝技的蓝领工人,凭借智慧和勤奋,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突出贡献。

  从“技能状元”到“大国工匠”

  这两天,朱雯正在准备苏州技师学院新进教师基本功比赛,一如以前当工人时参加技能竞赛的劲头。作为首位江苏“技能女状元”,“90后”朱雯显得比同龄人更成熟自信。

  2006年中考时,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朱雯踏进了技校的大门。“父亲帮我报了数控加工专业,说实话,我对这个专业一点也不了解。”朱雯说,父亲在模具公司工作,知道现代企业对于数控需求量大,好找工作。令她高兴的是,一接触数控知识,朱雯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并逐渐在男生云集的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

  作为优秀毕业生,朱雯被学校推荐到昆山德企同步带轮制造有限公司工作,并在省第一届技能状元大赛数控加工操作中获得第一名。

  如今,朱雯回到了曾经就读的苏州技师学院当起了实训教师,“我想把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教给更多人,相信有一天我的学生中也能出现技能状元,实现他们的技能成材梦。”

  如果说,年轻的朱雯老师让人看到了技能成材的希望,徐工集团电焊工闫振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技术能手”向“大国工匠”的跨越。

  28岁闫振拥有众多光环:江苏省技能状元、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等。生活中的小闫却是个谦逊、低调又孜孜以求的质朴青年——每天穿着厚实的蓝色焊接工作服,即使在工段也很难被认出。一到夏天,从他裸露的双臂中,可以清晰看到十几处由焊瘤迸溅的伤疤,令人唏嘘不已。可闫振却认为这些都是一个电焊工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2010年,闫振被选拔参加徐州市职业技能大赛。在冲刺阶段的闭关训练中,他每天6点起床跑步,8点开始训练,经过12小时的辛勤练习后,还要自觉加练两小时,并在被窝里进行一个多小时的理论充电。就这样从清晨到深夜,他3个月没回家,技能提升不少,体重也掉了不少。有一次,为了攻克仰位接头焊接的关键技术,一颗滚烫的焊瘤在练习时滚进耳内,他却硬是没敢动,疼得上牙碰下牙,双手却一丝没有颤抖。最后,疼痛没有白受,该关键焊接难点终于被他拿下,笔直的焊缝也成了其眼中最漂亮的景致。

  获得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后,闫振在工作之余进入了分厂的焊接培训中心,并在单位的支持下得到了诸多业内专家的指导。在老前辈的手把手栽培下,闫振边练边学,积极反思改进,逐渐明白了人的天赋终究有限,而焊接技艺的高深却无穷无尽,想成为行业精英,还必须继续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因为技能突出,闫振获得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组织的出国学习机会。在国外,闫振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差距,回国后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并将“心无外物”作为工作格言激励自己,时时谨记“一心做一事,一世谋一业”。果然,工作十年来,闫振从来没出过一起质量事故。

  截至去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93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1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去年我省惠希奇勇夺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实现了奖牌“零”突破。这些都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培并举”打造江苏技能人才新高地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谭颖说,技能人才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坚持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将高技能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工作范围,在全国率先实施海内外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

  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省将突出“引培并举”,多措并举打造技能人才高地,努力实现新增高技能人才21万人的年度目标。

  ——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实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高级技师能力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计划。落实政府购买新型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政策。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意见》。研究制定企业职工培训补贴政策。落实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计划。开展重点群体基本技能免费培训行动、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行动和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

  ——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关系我省技能人才队伍的长远发展。我省将着力破除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意见,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建设一批示范性技工院校,新建一批省重点技师学院。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与国外优质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办学。

  ——完善技能人才评价鉴定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挥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团作用,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评价工作方案。强化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控制,指导全省建立一批技能人才评价样板企业。围绕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积极做好技术指导和技能鉴定服务,对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专业进行过程化考核试点。组织实施好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江苏创造”呼唤更多高技能人才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对“三去一降一补”五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谭颖指出,高技能人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要实现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必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从目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看,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中低端技能劳动者多、高技能人才少;传统产业技能人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少;单一技能人才多,复合型领军型高技能人才少。新常态下,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将聚焦转型升级这一核心,进一步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点、着力点,加大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力度,加快培养选拔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的名义举办技能状元大赛。竞赛项目的选择紧贴我省重点产业和战略型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在大赛命题时增加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艺和新方法,力求竞赛技能和最先进的生产岗位所需技能相一致。希望通过自下而上,层层开展竞赛的方式,引导各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积极性;通过重奖技能状元,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创新、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使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4月25日-28日,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将在无锡举行。本届大赛接轨世界技能大赛,创新比赛项目、比赛模式和技术规则。大赛总决赛共设18个技能竞赛项目,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其中,职工组有10个项目、学生组有8个项目。来自全省13个省辖市的729名参赛选手将现场角逐新一届江苏省技能状元。

  总决赛期间,将举办为期三天的全省高技能人才摄影和DV竞赛展映、中国制造2025现代技能暨传统技艺绝技绝活展演等,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看点多、互动性强。3D试衣、产品个性化定制、智能喷涂机器人等现代智能产品将成为全场亮点,同时,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海盐雕、南京插花等传统技艺和绝活可以体会到传统技艺的灵魂。

  大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技能劳动者和青年学生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技能成才、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

《新华日报》2016年4月24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黄李华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