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物理试题:凸显关键能力考查,体现核心素养理念
“今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重视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2016年江苏高考物理科目考试结束后,省物理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一中学夏季云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夏季云看来,今年物理试题的知识点核心知识全覆盖,其中主干知识点覆盖率高达80%以上,做到了五大能力全面考查,关键能力突出考查。“9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考查指向明确,知识点分布广。两道实验题继续一电一力格局,较全面地覆盖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各个方面。”
就很多师生、家长关心的试卷到底难不难的问题,夏季云认为,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在难度、区分度上把握得当,对所有学生都有较强的鉴别力和区分度。“选择题容易上手,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解决后面思维要求高的大题。实验考查突出了动手操作能力,计算题压轴题以回旋加速器为载体,在传承中创新,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
“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核心能力考查的情景在常规中创新,让机械应试没有空间。”夏季云介绍说,像第14题(2)、(3)小题及第15题(3)小题,平时训练的题目一般不计板间通过的时间及关联速度大小相等。“在对新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真正地考出了学生的能力,也对引导中学教学跳出题海,回归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历史试题:稳中出新、情境新颖、思维开阔
“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坚持稳中出新的原则,立意高远、情境新颖、思维开阔、难度适中。”在整体评价今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时,省历史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宁海中学陈红老师这样向记者介绍。
就具体题型而言,陈红认为,客观题引入了俗语、诗歌、方志、画像石、通令、海报、图表等素材,体裁和形式多元、新鲜。“如第7题从两部修纂于光绪时期的县志中选取材料,生动展现了鸦片战争以后洋货通行中国市场,以致传统手工业日渐不振的情形;第13题出示的宣传海报,表现了半个世纪以前我国‘一五’建设时期工人们蓬勃向上的劳动热忱。”
就主观题部分的整体特色而言,陈红认为,这一部分采用材料摘编的方式灵活呈现史料,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系统考查解读材料、探讨问题的能力。“如作为第21题的题眼,‘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的关系是对考点‘重农抑商’政策相关内容的再现、发展和完善;第22题以新文化运动为依托考点,考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试题不仅对‘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传统文化’这一教材观点进行了更新,而且契合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引导考生辩证地借鉴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陈红表示,主观题部分能够兼顾史学研究前沿成果表述与现行教材主干知识体系,确保了高考试题对教学实践的正确导引作用与效果。
【化学】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化学试题:回归教材、稳中求新、关注素养
“今年江苏高考化学卷与前几年基本一致,试卷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特别是在‘回归教材、稳中求新、关注素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2016年江苏高考化学科目考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省化学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钱海滨老师,请他来解析一下今年化学卷的特点。
“从今年的化学卷中可以看到,出现了大量高中教材的基本内容,”钱海滨举例说,“比如选择题以及非选择题的第16和第21题,不仅考查内容紧贴课本,试题难度也不大;在其他非选择题中虽然都需要结合新情景、新信息解决新问题,但是每题都有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他认为,高考化学试题“依据课标、回归教材”,在保证了试卷平稳和学生考试适应性的同时,对纠正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辅轻教材,重习题训练轻方法指导”的不良倾向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钱海滨告诉记者,今年化学卷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努力尝试从试题的立意、情景、设问等方面探索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知识应用能力,也比往年更加关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比如,在非选择题17—20题中,试题能充分运用新素材、新知识背景,结合相关联的中学化学知识进行创设,突出化学学科的价值、地位与责任。”钱海滨说,试题的设计取材考究、立意独到、融合自然、设问简明,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能力立意”的原则。
【政治】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政治试题:指向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2016年江苏高考政治卷聚焦热点话题,贴近生活,设问新颖,指向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改要求,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引领价值。”6月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南航附中的省政治特级教师、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蒋国和这样评价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
蒋国和认为,今年的政治卷题材鲜活,时代气息浓郁,比如“校园网贷”、股市熔断机制、城乡医保一体化等社会热点都有入题,“更有体现信息社会对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特别是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准确解读,比如资本回报率与银行信贷利率的区分等。这些源自生活的素材和热点话题,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改革,关注社会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蒋国和对记者表示,今年的政治试题情境平实,设问灵活,为防止偏、难、怪题的出现,在材料的选取或情境的创设上都选取了大家普遍关心或曾经热议的话题作为题干,叙述语言简练、规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治卷取材更多涉及科技前沿成果。“这些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科技乃国之利器,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领未来。关注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人类自身。”蒋国和说,“试卷中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微信红包‘日行一善’的爱心救助等材料的选取,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
【生物】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生物试题:能力立意,注重学以致用
“今年江苏高考生物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月10日,针对今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的特点,记者采访了省生物特级教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岑芳老师。
纵览整张生物试卷,今年实验题和实验素材题的比重较大,全卷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以实验为背景的。对此,岑芳表示,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生物学科是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实验题突出了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细节的考查,有相当数量的课本实验题。”岑芳告诉记者,这些实验题较为艺术地考查了学生是否真实地按照实验步骤做实验,实验中是否注意留心观察,认真思考,而不是背实验结果,这对实验教学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岑芳还分析说:“今年的生物卷重基础,结合实际,注重能力,强调学以致用,以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结合生产、生活和生物学热点问题设问,又与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针对今年生物卷实验素材多,图、表丰富,信息量、阅读量大的特点,岑芳认为,有的答案隐含在素材之中,需要读懂题意、理解含义方可作答,“这些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图文信息处理与转换能力,也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临场学习能力。”
【地理】
特级教师谈今年我省高考地理试题:平稳新颖导向正
“这是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可以用‘平稳、新颖、导向正’来概括。”6月10日,省地理特级教师、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蒋小润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今年的江苏高考地理卷。
“‘平稳’体现在考查内容和难度上,如果把试题与考试说明对照一下,可以发现每个考点都在考试说明要求范围内。”蒋小润说,“试题有一定难度,但多数考生能坦然面对。”
“虽然试题考查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并不是已有题目的重现,而是采用了新颖情境的设计和巧妙的设问。” 蒋小润举例说,比如用“师法自然”的山水画考查区域景观特征,用“住宅环境设计”考查地理原理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蒋小润表示,该试卷的“导向性”体现在对教学有良好的引导作用。首先,试题引导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如题目涉及到了“候鸟式养老”“低碳社区”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多观察生活、关注社会,而不是对书本的死记硬背。”其次,试题引导教学关注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像试题中出现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就体现了区域地理特征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国家与地区之间在不同领域合作、区域发展中如何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蒋小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