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校园贷乱象丛生 中消协发消费提醒

作者:徐岑 袁传敏 发布时间:2016-10-17 来源: 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

  电商平台分期付款、创业贷款、理财产品……大学生金融消费已经越来越频繁,低息、无抵押等各种校园贷方式,已经成为新的消费陷阱。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江苏省消协协办的“我的金融我做主”全国金融消费教育“进高校”暨大学生金融消费知识竞赛活动举行,希望能提高大学生防范意识。

  南师大学生秦娜斯说,校园贷的广告学校里无处不在。“我们取快递,快递包装上就是校园贷的广告,宣传无息贷款,鼓励大家去用。”秦娜斯表示,但是校园贷如果还不上,后期利息太高了。“听说有的利息滚到36%以上。”

  一般贷款都会要抵押,校园贷为什么不需要?消协专家介绍,其实他们是看中了大学生背后的家庭。“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考虑,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们还款。”

  昨天,在南京师范大学,也有学生表示,曾在“分期乐”网贷平台上贷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校园贷盛行,分期乐、人人分期、名校贷等各类贷款平台也加入市场,但由于缺乏相关监管,乱象丛生。比如,大部分贷款平台收集了很多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父母及室友的联系方式、学籍信息等,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部分网贷平台还涉嫌虚假宣传,虽然强调“可分期、低利率、无压力”,但在还款时却多出各种名目的费用,逾期还会引发“连环贷”。更可怕的是,催款的时候,会把欠款信息告诉老师、同学、家长,甚至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

  大学生消费前卫、追求时尚,手上也有部分钱,已经逐渐成为骗子关注的群体。“近来,接连有大学生遭遇通讯诈骗、非法校园贷等金融消费陷阱,给大学生本人,甚至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宇表示。江苏省消协也发布消费提醒,大学生对低息、无抵押等条件的信贷产品一定要更加谨慎。“开展金融消费进校园,大学生已经成为新生消费力量,乐于在网上购物、分期付款,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被骗,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消费安全意识,更要学会理性消费。”省消协副秘书长居上建议。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徐岑 通讯员袁传敏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