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

作者:万玉凤 发布时间:2016-10-18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陈宝生在教育部召开的武汉高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 

  本报讯(记者 万玉凤)教育部10月1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湖北省教育部门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7所在汉高校负责同志先后发言,汇报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陈宝生表示,湖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在中国教育的大格局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充分肯定了各高校在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工作进展,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更加注重以理性和科学的精神扎实工作,推动高等教育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陈宝生强调,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杜绝浮躁、理性思考。二是回归本分。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教是手段、育是目的;教是过程,育是结果。做教育分内的事,就是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三是回归初心。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要坚持育人育才的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具体体现就是“双一流”建设。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创新性建设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陈宝生还调研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工作,并参观了“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

  《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7日第01版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