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专项引才掀起北大清华“江苏日”(图)

作者:黄红芳 发布时间:2016-12-12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省内197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赴京引才,多家单位“一把手”现场面试

专项引才掀起北大清华“江苏日”

众多博士硕士等学霸前来现场交流

  12月11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省内197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专项引才。优厚的待遇、聚力创新的环境,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吸引了众多北京高校毕业生现场洽谈,在北大、清华掀起一年一度的“江苏日”。

  “一把手”现场面试、当场签约,江苏不拘一格引人才

  早上9点,江苏专项引才北京大学招聘会在邱德拔体育馆进行。短短一个小时,江苏银行就收到了120份简历。江苏银行董事长夏平坐镇现场与应聘学生交流,很快就与70位学生达成意向性协议。“前几天我们来北大做过宣讲,很多学生对我们有了解,今天洽谈起来就方便多了。”夏平说。

  这是夏平连续第二年坐镇招聘会现场。“北大、清华毕业生很优秀,是各大知名企业争夺的对象,和其他省份相比,江苏有很多优势,只要提前做好功课,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很多毕业生还是愿意到江苏来工作的。”据介绍,江苏银行去年就招聘了16位北大、清华学子毕业生。“今年来的肯定更多”,夏平信心满满。

  “凡今天应聘并最终入职者,引进待遇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增加11万~13万元。”这是苏州科技大学在当天清华大学的招聘现场挂出的招聘广告。按照这个引才政策,应聘者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后魏柳,除了工资外可一次性获得40万元的安家费、购房补贴等引进待遇。

  “江苏人工作效率很高,学校人事处何处长觉得我专业对口,当即给建筑系主任打电话,难怪我学姐一直邀请我去苏州呢!”魏柳是山东人,以前到江苏做过论文课题,江苏给她的印象是政府工作人员办事不拖沓,员工守时,参加了当天的招聘会后,更坚定了自己和先生来江苏打拼的念头。

  据了解,当天的招聘会由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胡金波,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谭颖带队,23家省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13个设区市组织部长、市人社局局长,25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负责人,28家知名品牌企业负责人参会,当场面试,现场签约。

一名女生在招聘现场寻找合适岗位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萍 刘莉摄

  亲情、乡情、待遇,满满诚意吸引更多优秀学子

  “1997年毕业后,是一个个鲜红的印章,把我从南京送到盐城、送到大丰、送到白驹……一圈兜下来,我有幸感受了乡村的宁静、都市的繁华,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铁杆’、结识了一批有情有义的朋友,见识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真‘有才’、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渴才’……这份真实的鲜活,也只有勇于走进去、真正沉到底,才能领略到个中的精彩!”

  这个声情并茂,赢得北大学子热烈掌声的演讲,来自北大校友,如今已经是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国梁。

  招聘会前,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打出亲情牌,邀请在苏工作的北大、清华校友现身说法,介绍江苏的人才环境。招聘期间,相关部门还邀请在北大、清华工作的专家教授现场座谈,为下一步的人才政策调整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优质的岗位、优厚的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关键。当天197家参会单位全是江苏知名度较高、吸引力较强的单位。其中,省属重点企业23家、重点事业单位97家、地方知名品牌企业77家,分布在教育、科研、金融、外贸、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地方知名品牌90%以上是注册资金超亿元的大型企业。现场提供的2101个岗位需求涉及工科、理科、文科、管理、经济、金融等十余个学科的30多个专业,均与北大、清华特色专业相契合。

  省委组织部还专门组织实施“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定向北大、清华招录一定数额的选调生,在北京组织考试,并直接定岗省市机关。博士生直接入选省“双创博士计划”,享受15万元财政资助。

  现场招聘单位开出的年薪10万元起步。江苏省粮食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施凯表示,优秀人员在企业如果发展得好,“收入待遇不是问题”。对于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待遇现场面议,薪酬可以上不封顶。

  环境、房价、政策,北京学子不再留恋北上广

  也许是深受雾霾之害,也许是各地的引才政策更诱人,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采访发现,北大、清华学子就业选择趋向多元,不再一窝蜂留恋“北上广”。

  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孙泳是福建人,当天应聘了江苏银行。在北京呆了7年,几乎熟悉北京每一条胡同的孙泳说自己还是不适应北京气候,“班里很多同学找工作都把目光转向了长三角。我更喜欢江苏,那里人文气息浓,经济发达。”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肿瘤专业的博士王林还有一年才毕业,当天也来到招聘会现场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前站”。凭着王林的简历,想要留在北京其实并不算难,他的实习和科研经历足够优秀:曾在中日友好医院“熬”过了4年辛苦的住院医生生活,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连续两年获得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荣誉,不仅攒下了多篇SCI论文,还成为了北京大学2015年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王林想回老家连云港的理由很简单:方便照顾父母。“家乡对于人才引进政策、就业的环境等都让我‘心动’。”

  “每年全国很多省市都会来北大招聘,与其他省市仅限于某一领域引才不同,江苏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正因为江苏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前到江苏就业的毕业生融合很好,北大与江苏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到江苏工作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加。”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莉鑫说。

  活动当天,我省还和两所高校为“江苏省北京大学引才联络站”和“江苏省清华大学引才联络站”揭牌。

  据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在当天的北大、清华招聘现场,共有3700多名毕业生进场洽谈,其中242人达成就业意向,26人当场签约。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红芳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