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表示,“弹性离校”是南京市在江苏省率先实行的一项民生举措,家长下班比较晚,孩子放学比较早,孩子没有人接送是很多家长烦恼的问题,“弹性离校”政策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是一件好事。张元贵说,南京的这项举措在全省各地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是学校关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各个地方都在调研论证,怎样把这件事做好,淮安也在调研中,不久的将来也将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小记者们提出的“弹性离校”期间在校时间怎样使用,张元贵认为,这段时间首先不能用来上课,不能变成加重孩子负担的补课。“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当天的作业,学校组织社团活动,开展文体活动,开放图书馆,引导孩子自主学习阅读。”张元贵也提出,“弹性离校”客观上肯定加重了老师的负担,特别是江苏的公办学校普遍编制紧张,很多老师承担多项事务,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师资来源,学校老师不应该是唯一渠道。
“如何用好‘弹性离校’的时段?”针对新学期南京小学最引人关注的热点,晨报小记者站学校察哈尔路小学三(1)班的李令闻、杨钰萍等小记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张元贵认为,“弹性离校”的时段不能补课,而是应该多开展文体活动。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颖 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