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风暴小组”的领头人
——无锡市华庄中学梅望新同学先进事迹
梅望新,无锡市华庄中学初三(5)班团支部书记。“无锡市优秀学生干部”、“滨湖区美德少年”、“滨湖区优秀共青团员”;兴趣爱好广泛,在省、市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
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开心果”,有求必应的“活雷锋”;他爱思考、爱创新,兴趣广泛,是班级里的“智多星”,是年级里的学习 “尖兵”;他关心他人,懂礼貌,凝聚力强,是长辈眼中的“好孩子”,是班级里的“好领导”。他的一个微笑,会让你感到他的阳光自信,他的一句问候,会让你心理倍感温暖。他还是无锡市华庄中学初三(5)班数学“风暴小组”的领头人,是学校人人皆知的“学霸”。
他学习刻苦,也深知数学的重要性。对于中考,数学是一个大头,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初一时,他便有着超前的意识,早早的便开始了对数学探究式的钻研。他在毕业的学姐身上看到,学习需要不断探索,永无止境,需要不断追求新的高度才能有更多的成就。他从自己及周边的同学身上看到,心理问题很是影响学习,很多同学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上不懂的地方也没有老老实实弄清楚,害怕学习,从而恶性循环,导致成绩不理想。他明白,学习需要自觉,需要自己努力,只有不断追求上进,克服一路上的障碍,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主动去解决,才能取得好的成果。这也深深存于他心中,激励着他不断向前。于是,他借着自己在数学上的优势,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自发组织了数学“风暴小组”,开展数学头脑风暴。他们各个都是学习上的“猛将”,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奋斗,不断攻坚克难,共同进步。就这样,他们在无人指引,眼界尚还不足够开阔的情况下自行摸索,自我提高,开始了他们的追梦旅途。
起初,这小组并不为许多人所知,他们也是默默的讨论着,研究着。他作为领头人物,也是格外的在意团队建设,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能力和作用。在每天放学后,总能看到那么十来个人在黑板上画图、写题、解题,各个都开动着脑筋,整理着清晰明了的解题思路,研究着简洁快速的解题方法。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往往都是大家一点一点拼凑出来的。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在学校与网络两个平台上同时开展头脑风暴,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将效率最大化。他们又是互相监督,每个人都是主人,好的要表扬,觉得不妥的也踊跃发表意见,大家共同讨论。他们内部分工很明确,通常两人负责搜题,一人主讲,大家轮流,确保人人出一份力,而不是在一旁袖手旁观,做一个听众。既然选择了,那便要用心对待,认认真真而不草率——知行合一,正是他们所求的。从代数到几何,从简单到复杂,他们从没有放弃。今天不行,明天继续。他们没有怕过,也没有输过,其中,有着解题前的期待,解题时的冷静,解题后的喜悦。这交织着许多情感,因而也从不感到乏味。一题一题过去,他们自强不息,那块黑板,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奋斗。他们的付出,甚至令常人难以相信。他们饿着肚子,冒着冬日里的寒冷,却从没有说出一个累字。在这艰苦的实践中,他们的能力也有着相当的提升,甚至自己编难题。他们的付出终究有着回报。成绩都有所提高,处事也显得更成熟。渐渐的,他们的勤奋好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开展头脑风暴的活动也是被许多人借鉴,他们似乎已成为学校的名人。往后,越来越多的班级以他们为榜样,校园里也总能听到对他们的赞扬。
经过一年多的积淀,他们都已初三了,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而头脑风暴依旧进行着,他们的经验也都已成熟。作为学长的他,觉得有必要,也是时候为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了。15年12月,在学校大舞台上,他们与初一初二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在会上,梅望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和风暴小组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他们的做法对在场的同学启发很大,大家纷纷讨论着如何在学习上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进步。他们这种团队合作学习的事迹在校内外被广泛周知,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表示支持,家长也纷纷点赞。通过他们的引领,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校里影响了一大批积极进取的同学。“遇到不会的,抽空讨论!”这句话经常会在同学中间听到。很多同学受到这方面影响,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更主要的是,学习似乎更有信心了,更有兴趣了,也更有激情了。
梅望新虽然是数学“风暴小组”的一份子,但在他的带动下,让“团队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成为很多同学提高成绩、追逐梦想的好方法,同时在学生中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追求优良的学风树立了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