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一座可以呼吸的创想城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座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格,城市的历史渊源、城市的现代气息、城市的人文魅力、城市的传奇故事。生活在城市,以文化人还是以物化人,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也在创造城市,它让我们拥有了独特的概念、温暖的记忆、追逐的梦想、人生的故事……

    城市气象:一座城、一个人、一个魂

  2011年冬天星河小学创办的开启之时,我们在想,到底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2009年的一则新闻让我们记忆深刻,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与此同时,2005年的那个故事也一直在我们心中回荡,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物型课程以一物触发世界,儿童的学习世界不光是一个教室连着一个教室,而是一种追求连着一种学习、一种学习连着一种生活。小学六年,我们以钱学森之问为己任,小学六年抬头看看儿童未来六十年,我们要有以百年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奠基的视野与胸怀。一座城,最讲究一个“气”字,有气则活、无气则死,大气则神、小气则凡。

  物型课程需要有气,气是气度、气概、气魄、气势、气象、气派、气韵,气就是格局,而这个格局就是校长的胸怀。创想城要想突破“钱学森之问”的瓶颈,需要明晰的价值追求,在追溯、思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学校的创想之魂,“创想无界,心筑未来”成为星河学校的教育哲学,“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成为共同愿景。一个人,一座城,一种生活,“钱学森之问”开启创想城的大气境界,我们感召创想城市的灵魂,寻觅着创想城市的本源属性,让我们见证这座城市的诞生、崛起、思想、发展,文化、创新、智慧、潮流……

  城堡意象,最是那创想的文化丛林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学校,是人精神的园子。物物相生、物物相连在中国有着深远而博大的文化基础。学校文化之根首先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即对学校所面临的多重文化价值观进行澄清与重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有了创想城之物象——第四个苹果“星河的苹果”的诞生。一个苹果击中了人类最具智慧的头颅,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另一个苹果握在乔布斯手中,给人们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感知世界;第三个苹果,则是拥有五角星的苹果,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第四个苹果是“星河的苹果”,一个拥有着独立个性、大胆创想、独特创造、放眼未来的创想苹果。

  在学校创想文化丛林中,我们从护根(教育哲学之根)——固本(思想理念之本)——立魂(文化体系之魂)——丰枝(创想课程之枝)——结果(儿童成长之果),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与特性,本着对于儿童的认识与理解,在日渐繁荣的“文化丛林”中,需要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追求回归儿童、回归朴素真实的文化成分,努力为学生的创想力培养提供最佳的场所与境遇,构建好玩的创想课程、创造好玩的课堂、创生好玩的生活,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都能萌发学习的意识与行为,让“创想城”充满儿童的风景、儿童的气息,让时光的渡轮,驶向不远的将来。

    城楼物象,一部好奇的立体教科书

  一座创想城应该是一幅五彩的画卷,又如一部无字之书。我们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与生命独特,努力为学生的创想力培养提供最佳的场所与境遇,打开了儿童好玩的四维空间,让星河的创想城处处是创想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

  一维空间是班级空间,那是儿童所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把各个教室建设成为文化学习场,以创想主题进行文化建设。普通教室分教学区、办公区、体验区,配置个性化学习区、电子学习区、互动交流区。低、中、高年级阶梯型的班级创想区:“我是小问号”“我爱小研究”“我会小创造”,呵护好奇心,培育创造力。

  二维空间是朋辈空间,在校园里播下几百颗种子,不断生根开花,让学校成为“立体的教科书”、大自然的博物馆,我们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最心爱的角落,征集孩子400多个设想,分成了35类为孩子创造角落课程,形成朋辈交往空间,更在有形亦无形的教育土壤中埋下了纯粹的基因,对每一个孩子给予适性的教育和个性化的帮助。

     三维空间是共享空间,星河形成了一园两馆三港四空间的创想环境。一园为苹果园;两馆为创想科技馆和数字体验馆;三港:好奇港、探究港和模型港;四大空间包括总体环境、特设环境、教室环境和心理环境。学校营造“人文”“艺术”“科学”等七大星系,构建儿童创想城,形成一个让儿童积极卷入的立体探究空间。从创想课程的嵌入到儿童文化的创生,让学校的每一个课程馆成为儿童的实践馆、探究馆、体验馆、创造馆。

 

  四维空间是我们野外岛屿,我们与地区三十多个企业、农场、大学、事业单位等签订协议,让这些空间成为学校的课程基地,每月孩子都有半天以上的野外课程,有的还在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与试验地,通过物联网与传感技术可以进行小课题研究。按照儿童的认知进阶规律,在移动的课堂上纵横构筑一个个文化时空,带孩子在万物的行旅中经历时空的流转。

     让儿童相遇未来的学校、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学习、未来的课程。在这个创想城里,一切的教育资源成为一部立体的教科书,让孩子徜徉其中!

 

    城域景象,人人爱创造的美好生活

  帕默尔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创想城的城区物型景象,万物景象的背后也有宏大的主题引领,但是却是由小见大,物随心随,境由心生,儿童的成长伴随着环境、情境以及班集体的存在、伙伴的交往、朋辈间的影响,发现并唤醒了潜伏在每个星河娃心中的内动力。

  儿童的学习基于万物,要习得人与世界相处的智慧,启蒙学习应从具体的身边万物开始,不是简单的属于个体的体验,是伴随着互动、交往、价值的彼此认同和自我实现。当学习真正发生,“学习共同体”必然同时产生。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学习愿景,大家共同学习、彼此沟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体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即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协同学习中找到自尊和归属。以儿童的认知与思维发展为突破口,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资源和环境互动的舞台,把每节课的课程内容放到整个创想课程链条上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系统。

  儿童是一种置身情境的创想生活,很多时候,常常看到星河的孩子们正在策划一次秘密的行动,各个班级间的孩子们自动组合,围绕不同的项目主题开展研究。对于星河儿童而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为了项目化学习、创想化生活的常态过程。

  星河实验小学致力于构一个做学玩合一、思创行融合的园,形成一个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场。让“创想”成为学校无处不在的空气和学生终身享受的味道。我们的“玩校”,我们的城,儿童的世界,儿童创造!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