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教师张勤春义务为学生“站岗”

作者:张开虎 发布时间:2019-01-0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五年间,他比别人多工作3500个小时,安全陪护学生200万人次

东海教师张勤春义务为学生“站岗”

  原本早上8点到校,他却6点30分就来到校园;原本下午4点30分就可离校,他却6点30分才能回家。这样的工作节奏,如果让你坚持一年你会怎么样?而他,却整整义务地坚持了五年,比常人多付出3500个小时。这个人,就是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教师张勤春。

  为能详实了解张勤春是如何度过每天超出他人3个多小时的工作,笔者在这严寒的冬季,走进了这所校园。

  “车辆不断,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12月24日,冬日阳光下的石湖中心小学虽然没有夏日校园那样绿意浓浓,但是孩子们的笑脸却依旧那样稚嫩,读书声、笑声不时从一间间教室内传出,充满整个校园。“我们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000多名,施教区分布较广,生源相对分散,8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校长周振程说。

  位于石湖乡驻地最西侧复兴路的中心小学,对面便是中心幼儿园,每天上放学期间,狭窄的道路上挤满孩童和接送的家长。而北边则是牛桃公路,每天车辆更是川流不息,学生上放学前后长达2小时。“这样的环境下,交通压力不仅巨大,而且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周振程分析说,道路交错纵横,往来车辆不断,许多孩子都是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接送。

  是的,一时间,交通事故,伤及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

  怎么办?2012年,该校为保障孩子求学路上的安全,便引导一些有经营经验的村民,购买校车,为家长提供服务。“现在,每天接送学生的校车有10辆,少的跑2趟,多的则4趟。”周振程说。

  校车的出现,的确给孩子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仍存在一些风险。因车辆的不足,路途长短的不一,造成早上孩子到校、晚上回家时间不一致。

  解决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问题。“得需要一人每天负责照看这些孩子。”为解决新问题,周振程给出了答案。

  “选择了我,我就要好好干”

  谁最合适?周振程在思索。

  为找到合适的人,周振程召开了班子会,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大家意见。“张勤春”“张勤春”“张勤春”…… 大家一致认为张勤春最合适。

  其实,大家的选择是有依据的。现年50岁的张勤春自1989年踏上三尺讲台至今,已从教30年,从当初的徐庄小学、贺庄小学、小岗小学到中心小学,在每所学校,张勤春都给人留下“工作勤勤恳恳”的印象。

  “选择了我,我就要好好干。”面对这份只有付出,却没有额外报酬的工作,不善言辞的张勤春说。也就从那时起,张勤春不顾家人的反对,当起了义务护学员,从此改变了过去有规律的生活。

  “有时候,我还没起来,就听见他在校门口看护孩子了。”该校值班门卫老张说,“张老师对孩子那可真是负责任,有时候比父母关心得都多。”

  为确保早来的学生能安全地走进校园,张勤春每天清晨6点准时起床,吃完早饭后便从离家10里的地方往学校赶。“不来不行啊,你想想,那么多孩子聚在校门口,难免有个别孩子调皮,如果发生打架,没有大人制止,那么受伤害的是孩子。”对于第一个到校为学生“站岗”,张勤春的理由很简单,“我站在那里,即使同学之间有点小矛盾,我也能第一时间给处理。再说,我在那里,一些坏人也不敢对孩子们下手。”

  “不出事就念阿弥陀佛了,出事就是他的责任。”对于这份八小时之外的工作,张勤春的妻子至今都生他的气。可是,张勤春心中装的是数千个家庭的幸福。每到农忙季节,曾有些粗心的家长忘了接送孩子,孩子在校门口翘首期盼,张勤春便会打电话联系家长。有的联系不上,他便骑上电动车把孩子安全送回家。

  春秋两季早点到校对于其他人而言,往往可以克服。而寒冷的冬季,再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就不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张勤春却是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五年从未“缺勤”。

  “学不好可以再学,但生命只有一次”

  “孩子们,要有序上车,一个一个座位。”当日下午4时20分,上完第二节,张勤春就匆匆忙忙走出校园,站在一辆校车前,疏导学生有序上车。“好了,53人,可以发车。速度不要太快,安全第一。”关上车门,张勤春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司机几句。

  为疏通道路,规范三轮车停放,不让校车超员,不让病车上路,张勤春挨过车主抱怨,甚至辱骂,但他却总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个老张,对学生人数控制得死死的,多一个都不行。”从事校车接送学生的李师傅趁学生登车间隙说,“那一年,我超员了4个学生,好说歹说,他都不给。最终,拗不过他,还是把那4个学生给送下车,等下一趟再运。”

  “在老张眼里,这些孩子都像他亲生似的,不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回家他是不会走的。”另一辆校车马师傅说,“那年送学生的时候正好下大雨,张老师把雨衣送给一个孩子用,他愣是站在雨地里个把小时。这些年,我打心底里佩服张老师,他对孩子,那是绝对了。”

  是的,在现场,聊起张勤春对孩子的关心,听的都是赞许声,都是他打心底对孩子的那份爱。“在我眼里,孩子学不好可以再重学,但是生命却只有一次。”谈起为何这样坚持,张勤春朴实地说。

  承诺是苦的,承诺也是乐的。2015年,张勤春年近古稀的母亲突发冠心病,检查、住院期间,为将孩子安全送回家,他只好委托姐妹、妻子轮流照顾,直到周末才走到母亲的病床前。五年来,张勤春安全陪护学生达到200万人次,以“0”事故让数千万家庭幸福和快乐。

  “我在4个乡镇工作过,张老师身上折射出的那份任劳任怨精神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最为感动。”谈起张勤春,周振程说,“他已成为我校的一座地标,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典范,学习的标杆。”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