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之美,绘出有温度的职教舞台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杨大蓉先进事迹
杨大蓉作为一名教授,一名党员教师,给所有人的深刻印象就是积极、热情、快乐的工作,在杨大蓉老师的教学中,教育成为有温度的,有趣味的体验过程。最大的特点是将寓教于乐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打造个性十足、乐观积极的教育,让学生和合作企业都享受其中。
积极风趣,用创新思维和热情推进素质教育。在杨大蓉老师的课程教学中,一直秉承一个理念:热情浇灌,才会花香满园。一份对讲台的执着,一份对学子的心系,一份对岗位的崇敬,一份对工作的热爱,共同构筑了积极风趣的课程教育。高职院校肩负的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将理论转化成学生易懂、有用、会用的技能,成为她备课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在美国学习考察期间,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拍摄教学素材,路标、超市导引、商品摆放、广告、乃至寻人启事,都成为消费心理课程的珍贵第一手资料。她对学生态度和蔼,积极乐观,以快乐投入的职业精神影响着学生,一名女教师的细致和洞察的心理,加上丰富的生活素材,让杨大蓉老师的课程生动、实践性强,课堂气氛热烈,很多学生下课之后仍然延续用微博、微信与她进行深入讨论,日常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她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手绘教案,用传统文化和兴趣搭建课程舞台。杨大蓉老师认为,职业教育的舞台很大,三尺讲台虽小,却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角色,讲台不变,角色常新。她在每学期课前开办讲座,将自己绘画的爱好融入教学中,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同时,用手绘备课进行了补充。通过精彩的手绘备课笔记,通过卡通图片将教学、传统文化、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凸显对教育、教学和育人的热爱和投入,厚厚一叠生动的手绘备课笔记,记录了她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定做课程设计的过程。她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进行密切合作,让行业、企业人士和学生一起,成为讲台的主角,也让教学中的成果走上了企业的生产线。2017-2018年,江苏新闻广播电台、苏州教育电视台、苏州市教育局官网等媒体分别以《我幸福,我奋斗》、《‘敬业之美’大学女教授手绘备课迷倒‘00后’》为题,对杨大蓉老师的敬业之美优秀事迹进行了相关报道。她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参与江苏省教改项目,并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了多部教学研究著作,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称号,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荣获苏州市妇联第二届“巾帼之星”荣誉称号。
寓教于乐,用探索和游戏铺设以赛促学之路。杨大蓉老师倡导的有温度的教育,立足于从启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功高不在于劳苦。她一直以快乐的心态和爱心、耐心引导学生,在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方面,她与学生一起探索,转变自己的多重身份。选题研讨阶段,杨大蓉老师和学生是辩手,各抒己见;调研准备阶段,和他们成为队友,同甘共苦;分析整合阶段,成为推手,协助他们最关键的一臂之力;比赛的时候,则是服务员,心理疏导,后勤保障。很多学生毕业了,仍然和她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杨大蓉曾经是一起大赛的“战友”。2015年,杨大蓉指导学生获得“社科奖”全国市场营销大赛荣获全国唯一的特等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赴美国参加“DECA”国际市场营销大赛,开启了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的新篇章。2016年,她指导的学生,将创业思路与专业结合,撰写毕业论文,并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2017年,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一等奖。在以赛促学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兴趣,收获了如何缓解压力,收获了乐观解决问题的态度,收获了很多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游戏方法,让他们终生收益。
热爱生活,用示范和学习引导职业实践尝试。杨大蓉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希望做一名有道德、有情操的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风范、品位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重要内容。她深知职业岗位不仅仅要技能,就业态度和理念同样重要。她示范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体育、爱好广泛,让学生感到轻松,感到如沐春风。因为只有这样,在学习和教学管理方面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不愿将教学作为任务和手段,而更愿意将教育作为我热爱和追求的生活方式,有滋有味,乐在其中。有一个学生一直自卑于自己来自农村,杨大蓉在上课中发现了这一现象,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很有思想,对乡村农业产业和管理模式弊端有深入的认知。因此,她鼓励学生,与其一起走访乡村,共同完成了大量调研,并提交了乡村发展建议,极大的鼓励了这名学生。后来这名学生由自卑转为自信,立志扎根农村,改变家乡现状,考上了村官,成为拉动本村经济和公平管理的重要楷模。她积极辅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承担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策划和实施,关爱学生。课余时间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多次资助困难学生。她工作之余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多次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尝试创业项目,多个学生在她的指导下,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并反哺母校,分享职业规划经验。
学者风范,用探索和敬业反哺地方经济服务。杨大蓉老师身处苏州,以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将研究重点落在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以及提升农民收入中,深入乡村,带领和号召学生投身“三农”问题的研究,深挖乡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注重实践应用,注重社会服务,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并辅导多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成为村官,投身新型乡村建设,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杨大蓉老师多年来主持多项横向课题,承担多家行业、企业员工培训任务。完成多篇有应用价值的论文,在多个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4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1项省级教研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教改课题,15项市厅级科研课题。荣获江苏省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苏州市第二届“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所撰写的苏州经济发展策略建议被收录进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要参考,独立翻译出版了哈佛商学院两部著作,独立出版2本学术专著。将科研成果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实现了科技成果产品化,为合作企业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