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在8月14日—18日举行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首期开班式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说。
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班,分两期举行,每期时间为一周。这是我省首次对全省150多所高校的2000多名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大餐”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
“培训班准备工作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7月12日省委宣传部专门召开了全省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备课会。”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介绍说,在制定培训方案过程中,王燕文部长多次过问,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审定讲课专家名单。
中央和省委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视。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今年1月,我省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强强调要紧密结合江苏高校实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重点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办什么样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适应新形势、跟不上新变化”这三个重大问题。为增强全省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省委下决心对全省2000多名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在开班式上,王燕文强调,要从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等方面,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远意义,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
30位专家教授共同烹制“思想盛宴”
8月14日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4所高校同时开班,增强思政课教师政治意识、政治素质被列为首要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8月15日上午,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广银教授为学员们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报告。郭广银表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我们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多样化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难度加大,利益多元化使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矛盾难度加大,新媒体日新月异使加强思想舆论阵地管理难度加大,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和意识形态渗透使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难度加大。”8月16日上午,南京大学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明生教授在培训班作《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体系》专题报告。他解读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据了解,在4所高校培训班上作报告的均为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有30位。学员们深有感触地说:“专家们精心制作的‘思想盛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视野,提升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受益匪浅。”
创新话风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立”起来
8月16日下午,因为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成为“网红”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徐川现身培训班讲台,为学员们演示“徐川思政工作法”。善于用青年学生听得进、能理解、好接受的话语把“大道理”讲得入脑入心的徐川,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地解说了自己讲好思政课的“秘诀”,演示过程中掌声不断。
17日、18日,培训班还分别安排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主讲“改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副主任王岩主讲“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突显了此次培训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的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感染青年,必须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方式。”省委主管部门领导表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课堂”,必须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坚持改进中加强、创新中提高,将学术话语、学科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来表达,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立”起来,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学生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