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职称改革让老师坐上“专列”

作者:杨萍 李润文 发布时间:2019-05-0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论文不再是职称晋升的硬杠杠

南理工职称改革让老师坐上“专列”

  中国青年报讯(杨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论文不再是职称晋升的硬杠杠。记者日前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今年进行职称评审改革后,教师评职称不再简单与论文数量和排名挂钩。教师可以根据岗位和专长,选择科研、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系列进行评审,获得国家奖的团队负责人可自主选聘团队成员晋升教授职务。

  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发展情况,南理工将教师岗位细化为“四型六类”,即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和实验教师型,其中科研为主型细分为科学研究类、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类和科技科研成果转化类。

  教学为主型教师,教学成果、教材、课程以及辅导学生课程竞赛等项目获奖都可以晋升教授,科研成果转化成果突出,也可以晋升教授。

  为了解决实验室队伍建设难的问题,该校专门设立实验教师岗,一般技术岗和实验管理岗都设置了正高级职务。

  一直从事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姜斌老师成了该校第一位实验系列教授。以往,实验系列最高职称是副高。“解决了职称,我就可以专心做实验教学了。”姜斌说。

  多样化的选择,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在该校刚刚结束的高级职称评审中,晋升正高24人,其中重大(工程)项目2人,实验教师1人,直评1人;副高70人,其中重大(工程)项目2人,教学为主2人。

  南理工校长付梦印说:“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的人才建设新途径和人事制度改革,是为了构建起行业特色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提高对教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教师潜力。”

责任编辑:李朋飞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