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支教!5年3座城市,这些苏州教师用行动诠释“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1 来源: 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者按 省教育厅省教育科技工会关于开展推选“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活动的通知发布以来,获得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联系我们,为心目中的好老师打call。

  “寻找身边的好老师”专栏,将通过记者寻访、教师自荐、学校推荐等途径,择优推送部分教师的先进事迹,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平凡却感人的教育故事。经专栏推送的“好老师”,将被推荐参加“江苏教育年度人物”评选。

  今天,小编给你讲述一群不一样的支教教师。

  新疆霍尔果斯,距离苏州约5000公里;

  贵州铜仁,距离苏州约1300公里;

  江苏宿迁,距离苏州约400公里;

  五年前,很少有人将这三座城市联系在一起。

  但如今,一群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教老师,不仅将三座相隔千里的城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在三座城市播下了优质教育的火种,将苏州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学方式,送到了当地的每一所学校。

  缘起

  把苏州的“教育火种”带到西部去

  自2014年以来,苏州园区教育局分别对口苏宿工业园区、贵州铜仁松桃县、新疆霍尔果斯、阿图什市开展教育帮扶。仅2017年,园区教育系统就派出挂职干部和支援教师11人,开展教育人才培训达642人次,有16所园区学校与受援地区19所学校挂钩结对,参与合作项目达到24个。

  2018年,松桃县共派出老师110人赴苏州交流学习,其中23人在园区跟岗培训1个月时间。苏州工业园区安排85名老师赴松桃县支教,并安排松桃县13所学校与园区学校结对。

  行走

  用双脚踏出希望之路

  苏州到霍尔果斯,近5000公里,八九个小时的行程,有些人已经走了无数遍,有些人正准备开始走。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教师冯桂玲、周海东和胡春燕,在霍尔果斯支教了一年后回到苏州。

  回忆那段经历,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在雪地里行走160分钟的上班和下班路,大家不怕积雪,最怕的是结冰,路面一旦结冰,走路仿佛自带溜冰鞋,一不小心就滑倒。

  “我们出门时必须全副武装,走着走着就开始脱掉帽子、围巾、手套,越走越暖和,在雪地里走出一身汗也极有可能。我们每天要走一条亚欧北路,这条路还是苏州援建的呢。每次走在路上,大家都觉得特别自豪和欣慰。”冯桂玲回忆说。

  在阿图什市硝鲁克中学支教的徐林泉老师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一开始也无法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那里气候干燥,风沙比较大,还有很多小地震,一般3-5级不等。一开始挺害怕的,后来震着震着就习惯了。”徐林泉告诉记者。

  阿图什的英语教学整体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徐林泉教八年级英语,但他还是决定从“ABC”开始,采取重基础、多辅导、稳扎稳打、适时推进的教学方法。

  当地的孩子经常对他说:“老师,我想走出大山,去首都看看,还想去苏州读大学,游览一下苏州园林。”孩子们天真的话语却让徐林泉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顶着帕米尔高原的晨曦与夕阳,我每天早出晚归,走在那条熟悉的路上,其实就是与孩子们携手寻找一条希望之路,一条早日走出大山、走出荒漠、走出戈壁、走出贫困的路。”

  付出

  援疆之路全家人一起走

  援疆干部陆泉明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的副校长,2017年初,他来到霍尔果斯,担任霍尔果斯市国门初级中学校长,开启了三年的援疆之路。

  陆泉明告诉记者,刚到霍尔果斯时,国门初级中学只建起了教学楼、宿舍、食堂主体工程,其他附属设施、功能室等均未到位,他非常着急。为此,他多次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商,为确保在9月初能够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他每天都前往工地查看施工进度。

  为了将苏州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播到霍尔果斯,陆泉明邀请了苏州工业园区名校校长,通过专家讲座、沙龙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开拓霍尔果斯教师们的视野。

  2017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星海小学分校揭牌仪式在霍尔果斯举行。同年5月,借助网络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和国门初级中学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同年6月,他又邀请星海实验中学4名骨干教师为国门初级中学开设了班主任管理讲座和数学、英语、物理三堂公开课。

  一项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苏州与霍尔果斯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陆泉明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了解到正在上初一的哈萨克族学生巴亚夏提·阿依波拉提特别喜欢踢足球,经过在全校摸底,发现像巴亚夏提这样具有足球天赋和爱好的学生还有很多。随后学校研究决定,组建校园足球队,并为孩子们聘请有足球教练资质的社区干部,每个周末为他们进行技能指导。

  在陆泉明全身心开展援疆工作的背后,是他家人全心全意的支持。2017年下半年,同为教育工作者的詹玲主动提出跟随丈夫一同援疆,并且带儿子一起来霍尔果斯工作,如今,儿子在霍尔果斯读初一。

  陆泉明说:“这里的气候非常干燥,妻子在饮食上也非常不适应,生了好几次病。为了更快适应这里,她每天坚持锻炼,调整好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很感激她,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免除了援疆工作的后顾之忧。如今,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们一起,为促进新疆和内地的交往交流、为边疆事业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已的事情,我感觉很有价值,我要努力和这里的各族群众一起,见证霍尔果斯更快、更好的发展。”

  奉献

  苏州精神感动一座城市

  2014年9月,现任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校长的顾振伟与赵建康、王彬一同前往宿迁,开始筹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历经种种艰辛,2016年9月,这座童话般的校园第一次招生。当时,学校仅招了1000多个孩子;如今,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已经有3300多名学生。

  为了快速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园区教育局派遣了6人管理团队,分期支援,全程参与学校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在建设学校品牌的过程中,学校既融合国际视野与苏州经验,又创新地域文化与特色发展,创造了宿迁多个“第一”和“唯一”。

  学校自2016年开办以来,有五位教师在江苏省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另有四人获省二等奖;在宿迁大市基本功和优质课评比中,共有28人次获一等奖,市级以上获奖过百人次。

  原苏大附中校长徐学根现任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临近退休年龄的他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在校园里,大家时常能看到他把孩子们的自行车一辆辆摆放整齐。徐学根说:“学校服务于百姓,我们服务于师生,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品质,是我们的责任。”

  现任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的陈莉,2015年9月前往宿迁参与了学校的筹建,如今还在宿迁工作。很多孩子对她说:“以后我们一定要来苏州找你。”一句句淳朴的话语让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陈莉也先后获得“2017年度宿迁市感动教育十佳人物”“宿迁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善举

  捐赠之路小爱唤起大爱

  在贵州铜仁市松桃县小学担任副校长的陶彩红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的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她通过个人力量,不断对接当地学校,与好友一起为孩子们捐赠物品,温暖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

  贵州松桃县是个多雨的地区,一年几乎有300天都在下雨。当得知贵州松桃县孟溪镇干坝沟山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午睡都没有床时,陶彩红感到很震惊。

  很快,她和爱心朋友们一起为幼儿园捐赠了午睡的木床、棉被、校服、地板等爱心物资。陶彩红说:“捐赠的床和棉被,让孩子们不用趴着睡了;捐赠的校服,让孩子温暖在心,礼仪出行;捐赠的地板,让孩子们不用在坑坑洼洼的地上做游戏,在室内活动可以更安全、舒服、干净。”

  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教小组秉承园区教育党委“教育益家,服务万家”的理念,用党员先锋的爱心给困难家庭送去了暖流和希望。在“精准扶贫”的一项项活动中,老师们走进贫困学生家里,送上慰问金、学习用具、牛奶、书籍等。在一次慰问活动中,陶彩红遇到一个与她的女儿同一天生日的孩子,她十分激动地为孩子送上蛋糕、点上生日蜡烛,孩子感动到落泪。

原载: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
来源:最美教育人
微信编辑:耿美琳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