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南工大97岁老教师资助60名贫困学生(图)

作者:张金凤 发布时间:2019-05-1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 省教育厅省教育科技工会关于开展推选“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活动的通知发布以来,获得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联系我们,为心目中的好老师打call。 

  “寻找身边的好老师”专栏,将通过记者寻访、教师自荐、学校推荐等途径,择优推送部分教师的先进事迹,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平凡却感人的教育故事。经专栏推送的“好老师”,将被推荐参加“江苏教育年度人物”评选。

         有这么一位老人,把毕生的积蓄都留给了学生,让我们来认识坚持一件事17年,目前97岁的章丽华。

  “我做的都是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宣传的。”面对记者的采访,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平淡而真诚地说道。

         她叫章丽华,是南京工业大学一位离休干部。2002年,她的爱人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胡松林教授辞世,时年80岁的她拿出毕生积蓄,以丈夫的名义设立了“胡松林奖学金”。从那时开始,她每年在新生中选择4人,坚持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这样的善举一做就是17年。

  生活至简,慷慨捐资助学

  在南京工业大学虹桥校区一间老旧的教师宿舍里,记者见到了章丽华老师。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宿舍楼,章老师的家在三楼,全屋面积不过70平米,隔出了厨房和卫生间之后,客厅只摆下一张小沙发。房子没有装修,还是当年的木制门窗,家具都是80年代的款式。记者到来时,章老师刚吃完早饭,坐在桌边看报纸,桌上两个小碗里只有简单的咸菜。

  2002年,爱人胡松林老师辞世,章丽华老师带着两人的全部积蓄12万元找到学校,请求设立“胡松林奖学金”,每年资助4名大学新生一直到他们完成学业。2004年开始,学校离退休老同志组织开展“夕阳助新苗”捐资助学活动,章丽华老师又带头每年捐出1000元。17年来,章丽华老师共捐出近40万元,而她的家里却没有添置过一件新家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连空调都舍不得开。

  师德高尚,助学已成为习惯

  出生于1923年的章丽华老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地下党员,解放后在上海市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调任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前身之一)。在上海工作时,章丽华老师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因为邻居家有7个孩子生活困难,交不上学费,章丽华老师慷慨解囊,资助孩子上大学。20世纪50年代,胡松林夫妇作为知识骨干支援东北期间,章丽华老师还经常给借住的房东家孩子买些学习资料,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谈及这些事儿,章丽华老师摆摆手,“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年轻人身上,给他们更多前进的动力。”章丽华的侄子章人雄说,“当初设立奖学金时,姑姑就要求不要宣传。小的时候,只要我们上学遇到任何困难,她都会出资帮我们。”章人雄告诉记者。

  夕阳助力新苗,用大爱激励后辈前行

  今年97岁高龄的章丽华老师生活规律,早上8点多起床,晚上11点入睡。每天早上看书读报,晚上收看《新闻联播》,每月还准时参加党组织生活会。每年教师节,受她资助的学生都会来看望章老师。“每次过来,章奶奶都会热情招待我们,就像我们的亲奶奶。”2017级学生邵鹏说,“每次去看她,她都特别嘱咐,让我们不要带东西。”有一次邵鹏和其他学生们去看望章丽华老师,给她带了点水果,章老师让他们全部拎回去了,“在她眼里,我们应该把钱用在学习上。”

  也许,资助一名学生很容易,而17年一直默默无闻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资助了60名学生,却不容易。章丽华老师一心为他人,甘于清贫,活得很纯粹,她的善举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在她的卧室里,有这样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高云淡”,正如章丽华老师的人生境界:厚生之德似天空般高远,名利之心如浮云般淡泊。

 

原载:“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张金凤
微信编辑:耿美琳

责任编辑:陈路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