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卫军
防暴恐袭击、校车疏散、消防灭火、防踩踏事故应急、结绳急救、心肺复苏、溺水自救,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安全演习不久前在享有“江苏最美乡村”美誉的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展开。
自从江苏省内首个“学校安全教育实训基地”2018年8月在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挂牌成立以来,泰兴市学校安全教育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理论学习扩展到技能实训,为提升师生安全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建好“一室”,培养教师安全素养。“一室”即泰兴市“学校安全专家工作室”,设首席专家、领衔人、安全专员。首席专家由“泰州市安全教育实验区专家组”泰兴籍专家兼任,领衔人由“区域化建设网格化管理”片区责任人兼任,安全专员由各学校安全责任人担任。
泰兴市“学校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成立后,“学校安全专家工作室”全体成员专门在黄桥镇祁巷村举行了一次安全素养线下培训活动。4天的培训时间,通过理论解读、专家示范、实践操作,安全专员们逐步了解了策划演练的程序,学会了应急疏散的要领,懂得了现场急救的常识……
泰兴市元竹小学的安全专员王晓东至今仍对培训记忆犹新,他说:“我们把学到的安全教育理念和安全应急技能带回校园,切实提高了全校师生安全素养,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春雨润物细无声。安全实训基地本着不贪大求全、不生搬硬套、不死记硬背的原则,创新开展“微课”“微剧”“微练”实践活动,以点连线,织线成面,让教师“会教、能教、乐教”,让学生“看得清、学得会、用得顺”。
上好安全教育“微课”。传统40分钟的课堂模式在这里被彻底打破,实训基地依托“泰微课”“安全教育精品课”等,开展安全教育“微课”研究。
“拔插销、提压把、握喷嘴、对火根、扫射喷、站上风……”泰兴市襟江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实训基地学习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基地教员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孩子们几分钟就掌握了灭火器使用要领。
“我很喜欢刘教员的课堂,他让我学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我始终集中精力,生怕思想开小差错过了什么。”襟江小学四(3)班刘智宇同学说。
演好安全教育“微剧”。依据选定的安全教育“微课”课题,安全专家工作室成员将其及时改编成适合少年儿童表演的话剧、小品、相声等微剧本。剧本虽短,但却“干货满满”,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够在“实训基地大舞台”表演,孩子们都乐于参与,声情并茂地去演、去唱。在寓教于乐的表演中,安全教育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基地就积累了“紧急电话我会打”“安全乘电梯”“热水烫伤巧自救”等30多个比较成熟的“微剧本”,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做好应急技能“微练”。针对“地震避险”“火灾疏散”“校车安全”三大主题,基地将避险和疏散部分的关键环节科学拆分成若干核心环节,提出每个环节的技术执行标准,形成安全应急“微练”方案,交各训练小组组织实施。
“请大家原地站立,请有手机的老师打开闪光灯站到楼梯口,所有同学沿楼梯右侧有序下楼!”这是江苏省黄桥中学高三(6)班学生不久前在基地专家指导下演练下晚自习时突然停电如何安全下楼的情景。相对于“三大主题”类的灾难,这样的“小微突发事件”在生活、学习中更常见,实训基地不断思考和开发更多“微事件”,组织学生开展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微演练”。
泰兴市教育局局长夏立新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的作用,培养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具备国际化标准的一流实训基地,运用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素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