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老师?不,“五导”老师!

作者:姚 刚 发布时间:2019-12-12 来源: 最美教育人微信公众号

  在溧阳市上沛初中老师们不仅仅是上课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他们不仅辅导学生的学业,还从思想、生活、心理、成长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就是这所学校因为“全员导师制”而诞生的“五导”老师。“五导”是什么?

  思想引导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业辅导

  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分析,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疏导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疏导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挫折和烦恼,激发增强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意识,培养学生阳光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生活指导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理能力。

  成长向导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特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追求目标,做更好的自己。

    溧阳上沛初中“五导”并举

  所有老师都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老师和老师、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家长就会有更多的积极互动,大家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就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全面发展。

    “五导”怎么“导”

  双向选择,“一个都不能少”

  班级任课教师为主、其他班级(年级)教师为辅,师生双向自愿选择为主、指定结对为辅;

  每名导师带5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与家长联手,全方位关心学生成长过程。

    加强互动,活动丰富多彩

    师生之间、导师之间、导师和班主任之间加强交流互动,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开展辅导活动;

  导师们组织社团活动、学习活动、研学活动、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拉近师生情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见的困难。

    导师培训,不断提升自己

    聘请部分专家学者来给老师们做专题报告,进行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

  要求导师不断充电丰富自己,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老师们互相积极学习、交流经验,掌握有效开展工作的时机与手段。

    制度保障,导师学生更紧密

  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会,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商讨学生情况和导师工作开展情况;

  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家校、导师与学生家长的合作沟通;

  建立导师管理和考核制度,让老师们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导”怎么样

  溧阳市美德少年梁翰文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老师所带给我的帮助远不只在学习上的点拨,更多的是教会我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我的心性品德。感谢我的成长导师在三年初中生活中为我倾注的心血。

  全员导师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被充分挖掘,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上沛初中的孩子们,在各类竞赛及体育、艺术、心理、劳动、科技、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收获满满。

    德育主任吴军伟

  成长导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导师制实施一年后,学生有什么困惑都能主动找成长导师帮助解决。教与学也不再是冰冷的课堂提问、分数至上,而是有温度、有力量的成长关爱,导师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通过定期的培训、研讨活动,搭建了导师多样化成长的平台、提升了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导师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老师们从“导学”走向“导育”,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使导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学生禹典的爸爸

  自从孩子告诉我,她们有了自己的成长导师,孩子的变化,我们就一直看在眼里。导师们非常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教会孩子懂得感恩,也经常和我们家长沟通交流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现在,孩子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家庭气氛也愈发和谐。

  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建立,学校打破了以往长期依赖班主任管理的模式,。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把“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学校以项目创建为抓手,提升了办学内涵,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学校《推进全员导师制,实施适合的教育》课题获常州市第七届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获得了一系列办学成果。

    项目负责人张久旺校长:

  导师制的实施,切实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营造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成长导师成为点亮学生心海走出迷茫的灯塔,成为一座指明方向跋涉前行的路标。

  文章作者:溧阳上沛初级中学 姚刚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