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杨明:用梦想引领青春,用奋斗铸就辉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桂子飘香。今天,南京艺术学院喜迎2020级新同学,两千余名学子在黄瓜园济济一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南艺的幸事。首先,我要代表南艺的老师们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选择了南艺,同时也要向你们表示欢迎,南艺的校园因为各位的到来而更显朝气十足、活力倍增。

  南京艺术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起源于1912年由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先后经历了上海美专、华东艺专等不同办学时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艺术院校。她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长达108年的办学历程中,孕育涵养了“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和“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陶冶了一代代南艺学子。她影响卓著、地位特殊,曾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中,首开人体模特、男女同校、旅行写生等先河,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肇始之地。她人文荟萃、星光闪耀,集聚了一大批先贤名家、艺坛巨匠。她实力雄厚、享誉全国,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拥有艺术学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也是艺术门类学科最全、办学综合实力最强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上,前辈先贤为今天的南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同学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培植了丰厚的红色土壤。今年,你们作为南艺最年轻的一代,承接着南艺历史的荣耀,也担负着开创未来的责任。在你们大学生活即将正式开启之时,我代表学校对你们谈几点希望:

  一、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做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今年战胜新冠疫情的斗争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同困难做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如果没有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担当,我们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抗疫胜利。

  在今年的抗疫斗争中,南艺广大师生积极发挥专业特色,从线下走向线上,从教室走向云端,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美术、设计、传媒和表演类作品,切实发挥出文艺作品暖人心、聚能量、扬正气的作用,体现了南艺人对抗疫胜利的坚定信念。同学们也许知道,借助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武汉莫慌,我们等你》《最美逆行者》等MV作品,都是南艺师生主创或参与制作的。我们录制的歌,唱出了对抗疫一线同胞的关切;我们拍摄的视频,表达了对医护工作者的鼓励;我们的画作,是对信念的张扬;我们的海报,是对希望的呼唤。“应时而作,为时而歌”,南艺人以艺战疫,唱响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我们用专业和品格诠释了南艺人的精神和力量!这,是南艺人的家国情怀。这,是南艺人赤城担当;

  这场全民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以强有力的事实让各国人民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力量。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相信你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期盼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为生于中国、爱我中华而倍感自豪。

  同学们,你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时代给了你们最特殊的印记,党和国家给了你们最广阔的舞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你们要承载更多的责任。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在宝贵的大学四年里,认真学习知识,努力锻炼能力,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和艺术实践,争做心中有梦想、胸中有大志、肩上担责任的新时代新青年,用汗水浇灌年华,用奋斗成就梦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转换角色,勇往直前,做新时代艺术道路上的攀登者和追梦人。

  2020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同学经历了艺考和高考的双重考验,从数万名竞争者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新的人生,新的起点,未来四年中你们可以尽情遨游在艺术的殿堂,坚定不移地追寻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梦想。同时,你们也需要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大学生活,这对于你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生活、自我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也提出全面考验,需要你们学会规划生活,学会安排时间,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如何在“自由”的环境中做到“自律”。最重要的是,你们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大学里的学习不是被动式的获取,更多的是主动式的探索。这需要你们持续保持追求新知的欲望,需要你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你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需要你们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定力。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把追逐艺术梦想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实际行动,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攀登,不断收获和书写属于你们最美的人生华章。

  三、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做新时代南艺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人。

  一所大学应该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气质,对南艺而言,由蔡元培先生题写的“闳约深美”校训和刘海粟先生倡导的“不息变动”精神,就是对这所百年学府内在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完美诠释。从哲学意义上讲,“闳约深美”和“不息变动”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层面。“闳约深美”属于价值观范畴,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艺术理想,追求什么样的艺术价值。所谓“闳”,就是要具备宽广的艺术视野和博大的知识结构,做到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所谓“约”,就是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懂得约取,在打好基础之后,由博趋约。所谓“深”,就是要立足专业,在“博”的基础和“约”的前提下,不断钻研精进,做到艺术精湛、学问精深。所谓“美”,就是要追求情感之美、纯粹之美、崇高之美、精神之美,努力达到“至美”的境界。“不息变动”属于方法论范畴,告诉我们达到“闳约深美”的境界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坚持什么样的路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造旧物,在艺术实践中勇于创造、勇于进取,努力用艺术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回望百年办学历史,在“闳约深美”校训的引领下,在“不息变动”精神的激励下,南艺成就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一处又一处高峰,陶甄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今天的你们选择了南艺,就是选择了“闳约深美”和“不息变动”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从你们走进校园的那刻起,南艺便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闳约深美”“不息变动”也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灯塔和价值航标。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领会、积极践行南艺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将“始于博、归于约、专于深、臻于美”的艺术追求付诸行动,在不断拼搏奋斗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同学们,“凡心所向,素履所往”。今天,你们已站在大学生活的新起点,愿你们抖擞精神,奋勇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勇当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定的理想、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勇担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在奉献社会中创造精彩的艺术人生。祝愿你们在南艺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南京艺术学院杨明:用梦想引领青春,用奋斗铸就辉煌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桂子飘香。今天,南京艺术学院喜迎2020级新同学,两千余名学子在黄瓜园济济一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南艺的幸事。首先,我要代表南艺的老师们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选择了南艺,同时也要向你们表示欢迎,南艺的校园因为各位的到来而更显朝气十足、活力倍增。

  南京艺术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起源于1912年由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先后经历了上海美专、华东艺专等不同办学时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艺术院校。她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长达108年的办学历程中,孕育涵养了“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和“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陶冶了一代代南艺学子。她影响卓著、地位特殊,曾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中,首开人体模特、男女同校、旅行写生等先河,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肇始之地。她人文荟萃、星光闪耀,集聚了一大批先贤名家、艺坛巨匠。她实力雄厚、享誉全国,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拥有艺术学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也是艺术门类学科最全、办学综合实力最强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上,前辈先贤为今天的南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同学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培植了丰厚的红色土壤。今年,你们作为南艺最年轻的一代,承接着南艺历史的荣耀,也担负着开创未来的责任。在你们大学生活即将正式开启之时,我代表学校对你们谈几点希望:

  一、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做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今年战胜新冠疫情的斗争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同困难做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如果没有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担当,我们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抗疫胜利。

  在今年的抗疫斗争中,南艺广大师生积极发挥专业特色,从线下走向线上,从教室走向云端,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美术、设计、传媒和表演类作品,切实发挥出文艺作品暖人心、聚能量、扬正气的作用,体现了南艺人对抗疫胜利的坚定信念。同学们也许知道,借助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武汉莫慌,我们等你》《最美逆行者》等MV作品,都是南艺师生主创或参与制作的。我们录制的歌,唱出了对抗疫一线同胞的关切;我们拍摄的视频,表达了对医护工作者的鼓励;我们的画作,是对信念的张扬;我们的海报,是对希望的呼唤。“应时而作,为时而歌”,南艺人以艺战疫,唱响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我们用专业和品格诠释了南艺人的精神和力量!这,是南艺人的家国情怀。这,是南艺人赤城担当;

  这场全民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以强有力的事实让各国人民见证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力量。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相信你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期盼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为生于中国、爱我中华而倍感自豪。

  同学们,你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时代给了你们最特殊的印记,党和国家给了你们最广阔的舞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你们要承载更多的责任。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在宝贵的大学四年里,认真学习知识,努力锻炼能力,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和艺术实践,争做心中有梦想、胸中有大志、肩上担责任的新时代新青年,用汗水浇灌年华,用奋斗成就梦想,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转换角色,勇往直前,做新时代艺术道路上的攀登者和追梦人。

  2020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同学经历了艺考和高考的双重考验,从数万名竞争者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新的人生,新的起点,未来四年中你们可以尽情遨游在艺术的殿堂,坚定不移地追寻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梦想。同时,你们也需要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大学生活,这对于你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生活、自我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也提出全面考验,需要你们学会规划生活,学会安排时间,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学会如何在“自由”的环境中做到“自律”。最重要的是,你们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大学里的学习不是被动式的获取,更多的是主动式的探索。这需要你们持续保持追求新知的欲望,需要你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你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需要你们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定力。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把追逐艺术梦想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实际行动,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攀登,不断收获和书写属于你们最美的人生华章。

  三、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做新时代南艺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人。

  一所大学应该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气质,对南艺而言,由蔡元培先生题写的“闳约深美”校训和刘海粟先生倡导的“不息变动”精神,就是对这所百年学府内在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完美诠释。从哲学意义上讲,“闳约深美”和“不息变动”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层面。“闳约深美”属于价值观范畴,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艺术理想,追求什么样的艺术价值。所谓“闳”,就是要具备宽广的艺术视野和博大的知识结构,做到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所谓“约”,就是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懂得约取,在打好基础之后,由博趋约。所谓“深”,就是要立足专业,在“博”的基础和“约”的前提下,不断钻研精进,做到艺术精湛、学问精深。所谓“美”,就是要追求情感之美、纯粹之美、崇高之美、精神之美,努力达到“至美”的境界。“不息变动”属于方法论范畴,告诉我们达到“闳约深美”的境界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坚持什么样的路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造旧物,在艺术实践中勇于创造、勇于进取,努力用艺术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回望百年办学历史,在“闳约深美”校训的引领下,在“不息变动”精神的激励下,南艺成就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一处又一处高峰,陶甄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今天的你们选择了南艺,就是选择了“闳约深美”和“不息变动”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追求,从你们走进校园的那刻起,南艺便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闳约深美”“不息变动”也将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灯塔和价值航标。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领会、积极践行南艺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将“始于博、归于约、专于深、臻于美”的艺术追求付诸行动,在不断拼搏奋斗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同学们,“凡心所向,素履所往”。今天,你们已站在大学生活的新起点,愿你们抖擞精神,奋勇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勇当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坚定的理想、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勇担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在奉献社会中创造精彩的艺术人生。祝愿你们在南艺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李月昭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