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周南平:不负芳华,做奋斗的追梦人

作者:江苏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20-09-2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9月16日,江苏科技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周南平以《不负芳华,做奋斗的追梦人》为题,为5210名2020级本科新生讲授了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第一课”。讲话全文如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入科大门,一生科大人。此刻起,你们就是江科大的主人,你们的热情、智慧、勤奋,都将融入学校发展的血脉,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让学校充满新的光彩。作为校长和老师,我愿意成为你们航行路上的导航员,带着你们通往诗和远方。今天的开学典礼,是我作为校长给你们上的大学第一课,我想先同你们探讨一个问题:选择了江科大意味着什么?我认为:

  报国是我们江科大人的本色。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一代代江科大人薪火相继、奋斗不息,投身国产航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蛟龙号”深潜器、“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等大国重器的建设,为国家船舶工业和国防事业不断作出贡献,共同铸造了“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它早已化为一种文化基因,流淌在所有江科大人的血脉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胸怀天下、勇担重任,这是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与责任。你们作为青春年少的江科大人,更应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自觉投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

  拼搏是我们江科大人的基调。

  学校从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江苏科技大学,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历代江科大人胸怀梦想、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今年上半年,在全体师生的拼搏进取中,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顺利完成了长山校区的搬迁启用。同时,学校事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多亮点。学校在江苏省综合考核中被列为第一等次,列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42位,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14位。同学们,你们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人,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梦想的追梦人,千万不要让你的梦想只是陪你过夜,它还需要把你早早叫醒。人生就是一场波浪式前进的旅程,希望你们不要把人生的巅峰定格在考上大学,而要带着自己所学、师长所授,不断登高望远,和学校共同拼搏,修炼出“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江科大特质,以优异的成绩从江科大C位出道。

  卓越是我们江科大人的追求。

  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境界。它不是优秀,它是优秀中的最优。追求卓越向来是江科大人的优秀基因。今年年初,学校俞孟蕻教授及其团队参研的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获奖后,俞孟蕻教授表示:“这不是对我个人的褒奖,而是对我们学校和合作团队长期坚守的鼓励和鞭策。”“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鬓角虽白,年华不负,正是俞教授及其团队20多年如一日对卓越的追求,使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综合控制和信息化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打破国外垄断,推动了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在你们的学长学姐中,也走出了很多追求卓越的典范,他们有的成为了核潜艇、大型驱逐舰、极地邮轮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有的虽毕业不久,但已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他们以其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为学校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为你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希望你们传承榜样的力量,不断追求卓越,续写学校的荣光,让自己的人生永远充满奇迹和发现。

  大学,是从家庭跨进社会的“换乘站”。同学们,可以说江科大是一所充满底蕴、底气与底色的大学,选择了江科大就是选择了一所有着丰富内涵的大学,就是选择了一所有人文情怀的大学,就是选择了一所有着远大梦想的大学。来到江科大,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未来还有更多的梦想和无限可能。在江科大这片沃土上,同学们可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心中有火、未来有光,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生长,将人生过得热烈而滚烫,早日到达梦想的彼岸。

  今天,在你们开启人生逐梦新征途之际,我还想就“梦想”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要敢于有梦,努力发现自我,做一个敢拼、敢闯、敢为的江科大人!

  同学们,你们已经进入大学,父母口中的“你要好好读书,上大学”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未来你们又为何而学?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思考,这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尼采曾说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希望你们遵循内心深处的渴望,坚守理想信念,树立高远志向,厚植家国情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找准自己梦想的航向。懂得个体的愿望与宏大的时代息息相关,将个人的成长汇入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当中。心中装着历史,眼中眺望未来,为梦想拼尽全力,人生之旅就会熠熠闪光、精彩纷呈!

  二要勇于追梦,积极丰富自我,做一个善学、善思、善悟的江科大人!

  梦想从来不是等来的,方向和目标定了,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大学绝不是放松身心的港湾,相反,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追梦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我,具备扎实学识,练就过硬本领。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大家要持续完善自己,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地完成每个目标,在不断总结、思考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多阅读名家经典,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要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聆听学术讲座,经常与学业导师交流沟通,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要积极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我相信,经过大学4年黄金时间的付出与努力,你们必将极大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三要勤于圆梦,不断超越自我,做一个向上、向善、向前的江科大人!

  圆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起伏跌宕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更多时候需要你们充分激发自身的潜力,进而超越自我。学校全国著名桑树育种专家潘一乐教授,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搜寻和培育出更好的桑树品种,为蚕宝宝提供更优质的“食粮”,为此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和海外。桑虽草木,然而在潘一乐教授的眼中,那些婀娜多姿的桑树就是他的梦想,他的儿女,他的命脉所系。他和同事们培育出了多个桑树品种,推广后都取得很大效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退休后,他并没有优游岁月,仍心系社会,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继续为蚕桑事业贡献力量,先后建立了2000余亩的果桑基地和4000余亩的饲料桑基地,为农民群众传授栽培收获技术,培训了农民骨干5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希望同学们传承和发扬这种超越自我,不断向上、向善、向前的优秀品质,如凤凰涅槃,放出万丈光芒!

  同学们,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你们也是特别的一届学生。你们能与江科大有缘相会,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你们将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人,也必将是学校历史的创造者。同学们,大学的时光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愿大家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奋力前进,百炼成钢,焕发绚丽光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科技大学周南平:不负芳华,做奋斗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0-09-2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9月16日,江苏科技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周南平以《不负芳华,做奋斗的追梦人》为题,为5210名2020级本科新生讲授了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第一课”。讲话全文如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入科大门,一生科大人。此刻起,你们就是江科大的主人,你们的热情、智慧、勤奋,都将融入学校发展的血脉,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让学校充满新的光彩。作为校长和老师,我愿意成为你们航行路上的导航员,带着你们通往诗和远方。今天的开学典礼,是我作为校长给你们上的大学第一课,我想先同你们探讨一个问题:选择了江科大意味着什么?我认为:

  报国是我们江科大人的本色。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一代代江科大人薪火相继、奋斗不息,投身国产航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蛟龙号”深潜器、“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等大国重器的建设,为国家船舶工业和国防事业不断作出贡献,共同铸造了“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体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它早已化为一种文化基因,流淌在所有江科大人的血脉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胸怀天下、勇担重任,这是历史赋予青年的使命与责任。你们作为青春年少的江科大人,更应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自觉投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

  拼搏是我们江科大人的基调。

  学校从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江苏科技大学,拥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历代江科大人胸怀梦想、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今年上半年,在全体师生的拼搏进取中,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顺利完成了长山校区的搬迁启用。同时,学校事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多亮点。学校在江苏省综合考核中被列为第一等次,列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42位,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世界排名第14位。同学们,你们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人,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梦想的追梦人,千万不要让你的梦想只是陪你过夜,它还需要把你早早叫醒。人生就是一场波浪式前进的旅程,希望你们不要把人生的巅峰定格在考上大学,而要带着自己所学、师长所授,不断登高望远,和学校共同拼搏,修炼出“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江科大特质,以优异的成绩从江科大C位出道。

  卓越是我们江科大人的追求。

  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境界。它不是优秀,它是优秀中的最优。追求卓越向来是江科大人的优秀基因。今年年初,学校俞孟蕻教授及其团队参研的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获奖后,俞孟蕻教授表示:“这不是对我个人的褒奖,而是对我们学校和合作团队长期坚守的鼓励和鞭策。”“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鬓角虽白,年华不负,正是俞教授及其团队20多年如一日对卓越的追求,使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综合控制和信息化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打破国外垄断,推动了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在你们的学长学姐中,也走出了很多追求卓越的典范,他们有的成为了核潜艇、大型驱逐舰、极地邮轮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有的虽毕业不久,但已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他们以其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为学校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为你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希望你们传承榜样的力量,不断追求卓越,续写学校的荣光,让自己的人生永远充满奇迹和发现。

  大学,是从家庭跨进社会的“换乘站”。同学们,可以说江科大是一所充满底蕴、底气与底色的大学,选择了江科大就是选择了一所有着丰富内涵的大学,就是选择了一所有人文情怀的大学,就是选择了一所有着远大梦想的大学。来到江科大,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未来还有更多的梦想和无限可能。在江科大这片沃土上,同学们可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心中有火、未来有光,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生长,将人生过得热烈而滚烫,早日到达梦想的彼岸。

  今天,在你们开启人生逐梦新征途之际,我还想就“梦想”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要敢于有梦,努力发现自我,做一个敢拼、敢闯、敢为的江科大人!

  同学们,你们已经进入大学,父母口中的“你要好好读书,上大学”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未来你们又为何而学?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思考,这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尼采曾说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希望你们遵循内心深处的渴望,坚守理想信念,树立高远志向,厚植家国情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找准自己梦想的航向。懂得个体的愿望与宏大的时代息息相关,将个人的成长汇入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当中。心中装着历史,眼中眺望未来,为梦想拼尽全力,人生之旅就会熠熠闪光、精彩纷呈!

  二要勇于追梦,积极丰富自我,做一个善学、善思、善悟的江科大人!

  梦想从来不是等来的,方向和目标定了,关键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大学绝不是放松身心的港湾,相反,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追梦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我,具备扎实学识,练就过硬本领。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大家要持续完善自己,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地完成每个目标,在不断总结、思考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多阅读名家经典,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要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聆听学术讲座,经常与学业导师交流沟通,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要积极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我相信,经过大学4年黄金时间的付出与努力,你们必将极大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三要勤于圆梦,不断超越自我,做一个向上、向善、向前的江科大人!

  圆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起伏跌宕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更多时候需要你们充分激发自身的潜力,进而超越自我。学校全国著名桑树育种专家潘一乐教授,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搜寻和培育出更好的桑树品种,为蚕宝宝提供更优质的“食粮”,为此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和海外。桑虽草木,然而在潘一乐教授的眼中,那些婀娜多姿的桑树就是他的梦想,他的儿女,他的命脉所系。他和同事们培育出了多个桑树品种,推广后都取得很大效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退休后,他并没有优游岁月,仍心系社会,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继续为蚕桑事业贡献力量,先后建立了2000余亩的果桑基地和4000余亩的饲料桑基地,为农民群众传授栽培收获技术,培训了农民骨干5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希望同学们传承和发扬这种超越自我,不断向上、向善、向前的优秀品质,如凤凰涅槃,放出万丈光芒!

  同学们,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你们也是特别的一届学生。你们能与江科大有缘相会,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你们将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人,也必将是学校历史的创造者。同学们,大学的时光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愿大家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奋力前进,百炼成钢,焕发绚丽光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月昭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