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揍”的小屁孩?“浪漫”的小诗人?

——静下心发现孩子的“美”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吴沛衡是2016年8月出生的宝宝,天性好动,我经常形容他是“屁股上长了钉子——坐不住”。2019年9月,吴沛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园小班学生,可是他调皮捣蛋的性格似乎并没有“收敛”(幸好也没有变本加厉)。于是,我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奶奶说的最多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猜猜他今天又干了什么”或者是对吴沛衡说“你妈妈回来了,快告诉你妈妈你今天有没有做坏事”。有时候我能耐心地听,可有时候疲惫极了只觉得无比烦躁,甚至会说“你怎么又不听话”“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

  这样是不是语言暴力?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称这是“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不是体罚,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又不听话”在无形中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面强化,“反正我是妈妈眼中经常不听话的孩子”。可是,怎么把这些脱口而出的利剑转变为温柔的对待呢?

  疫情期间,我和吴沛衡过了一个长长的假期,24小时待在一起,让我有了更多的耐心来“欣赏”他。有一天,我用小黑板教吴沛衡数数。要知道,比他小一岁的妹妹都可以数到30了,可我们每次让吴沛衡数数,他总是用懒洋洋的语气拖长了腔调数到10就不肯再“动金口”。其实,在我每次和他玩数字游戏接龙时,他都能反应敏捷、对答如流。在这一天我耐着性子陪他认数字时,他突然拿着小教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数字他们生病了,我们不用管他们,一会儿就好了”。听到这句话,我想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气笑了,不想学数字还找理由,这不是欠揍么?可是,当我再一咂摸,又觉得这随意蹦出嘴边的短短几句话,很有韵味。

  是啊,“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当我开始对吴沛衡实施这种“赏识教育”时,突然发现在他调皮好动的外表下是浪漫多情的内心。比如,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我们给吴沛衡理完发,他到阳台上用小工具给薄荷“打头发”。虽然把地上弄的“头发”乱飞,可是他却说“我给小树打头发,长辫子成了短头发,小树喜欢男孩头发,它高兴地哈哈笑,还说谢谢沛沛。”我想如果我在发现吴沛衡去“捣乱”时立即制止,或者不管不顾先揍一顿,那么他也不会说出这么美好的诗句了。

  父母是世界上最难以从事的职业,既没有岗前培训,又不能中途放弃。学生要考试才拿毕业证书,驾驶员要培训才拿驾照,上班要笔试面试才录用,可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上岗证”并不需要学习、培训或考试。那么,我们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路上,何不多一份欣赏,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抱怨。我相信,我们也会成为越来越棒的家长,也会成为孩子们眼中“别人家的爸爸妈妈”。

  常裕园 小六班 吴沛衡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欠揍”的小屁孩?“浪漫”的小诗人?
——静下心发现孩子的“美”
发布时间:2020-03-2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吴沛衡是2016年8月出生的宝宝,天性好动,我经常形容他是“屁股上长了钉子——坐不住”。2019年9月,吴沛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园小班学生,可是他调皮捣蛋的性格似乎并没有“收敛”(幸好也没有变本加厉)。于是,我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奶奶说的最多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猜猜他今天又干了什么”或者是对吴沛衡说“你妈妈回来了,快告诉你妈妈你今天有没有做坏事”。有时候我能耐心地听,可有时候疲惫极了只觉得无比烦躁,甚至会说“你怎么又不听话”“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

  这样是不是语言暴力?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称这是“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不是体罚,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又不听话”在无形中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面强化,“反正我是妈妈眼中经常不听话的孩子”。可是,怎么把这些脱口而出的利剑转变为温柔的对待呢?

  疫情期间,我和吴沛衡过了一个长长的假期,24小时待在一起,让我有了更多的耐心来“欣赏”他。有一天,我用小黑板教吴沛衡数数。要知道,比他小一岁的妹妹都可以数到30了,可我们每次让吴沛衡数数,他总是用懒洋洋的语气拖长了腔调数到10就不肯再“动金口”。其实,在我每次和他玩数字游戏接龙时,他都能反应敏捷、对答如流。在这一天我耐着性子陪他认数字时,他突然拿着小教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数字他们生病了,我们不用管他们,一会儿就好了”。听到这句话,我想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气笑了,不想学数字还找理由,这不是欠揍么?可是,当我再一咂摸,又觉得这随意蹦出嘴边的短短几句话,很有韵味。

  是啊,“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当我开始对吴沛衡实施这种“赏识教育”时,突然发现在他调皮好动的外表下是浪漫多情的内心。比如,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我们给吴沛衡理完发,他到阳台上用小工具给薄荷“打头发”。虽然把地上弄的“头发”乱飞,可是他却说“我给小树打头发,长辫子成了短头发,小树喜欢男孩头发,它高兴地哈哈笑,还说谢谢沛沛。”我想如果我在发现吴沛衡去“捣乱”时立即制止,或者不管不顾先揍一顿,那么他也不会说出这么美好的诗句了。

  父母是世界上最难以从事的职业,既没有岗前培训,又不能中途放弃。学生要考试才拿毕业证书,驾驶员要培训才拿驾照,上班要笔试面试才录用,可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上岗证”并不需要学习、培训或考试。那么,我们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路上,何不多一份欣赏,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抱怨。我相信,我们也会成为越来越棒的家长,也会成为孩子们眼中“别人家的爸爸妈妈”。

  常裕园 小六班 吴沛衡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