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宅”家

——我和儿子这样过特别寒假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020,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挑战,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疫情阻击战”。

  面对不期而遇的漫长寒假,大家可能都有一种“幸福”来的太突然的感觉。孩子不用去学校了,而是和你一起天天“宅”在家里,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如何更好的让孩子在家学习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网上有个段子就这样调侃道:这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公务人员成了门卫,父母成了私教……只有孩子,依然是“神兽”!

  我家也有一只小“神兽”,他今年5岁半,幼儿园大班。宝妈是医护人员,要每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那“相妻教子”的后勤保障工作,则由“宅”家的宝爸义无反顾的承担下来。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疫”起“宅”家的日子里,我和儿子的教育故事。

  一起动手把家变成“幼儿园”

  既然学校停课了,那就想办法把家改造成“幼儿园”。第一步,按照幼儿园班级的布局,我和儿子齐动手,在客厅开辟出了“手工区”、“绘画区”、“游戏区”、“阅读角”、“作品展示区”……,这样我们的家就变成了一个零时幼儿园;第二步,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我们的一日活动,几点起床?上午做什么?下午时间如何安排?我和儿子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共同制定一个一日作息时间表,然后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当然,儿子前几天是有些不适应的,有些抵触情绪,但我一方面多和他沟通,一方面态度坚决的制止他的“偷懒”行为,几天下来,他的小情绪渐渐就消失了,一周下来,就基本适应了“家庭幼儿园”的生活。

  我变成了“百变星君”

  幼儿园里有老师,有同学,家里只有我们父子俩,怎么办?我和儿子就玩起了“Cosplay”,一会儿我扮演老师,他扮演学生,我来教,他来学;一会儿他来扮演老师,我扮演学生,他来教,我来学。有时候我则扮演“同学”的角色,时而与他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而变成他的“竞争对手”,看看谁先获得一场比赛的胜利。

  一场场的“Cosplay”下来,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在一天当中向他下达各种学习指令,让他学这学那,这样时间一长必然会有抵触情绪,就像有的家长在网上吐槽道:不学习时,父(母)慈子孝;一学习时,鸡飞狗跳。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学习的伙伴,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或者一个竞争对手;那么家长是不是真正俯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则往往决定了我们的陪伴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真实的。

  “玩中学”效果好

  “南辕北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方向不对,用力越猛,离终点则越远。我觉得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家庭教育的方法如果有问题,可能家长教的越多,孩子的学习效果会越差。

  我的育儿小技巧:一定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不管想让孩子学习什么,都要考虑孩子的情绪,他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如果答案是“否”,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分享一个“背古诗”的小故事。让孩子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宅”家的时间,多学习几首古诗,相信是很多家长都会做的选择。但如果是直接布置学习任务,必须一天背诵一首古诗,然后家长来提问考核,可能孩子就没有多大兴趣,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资源,找到一些有趣的古诗动画资源,一起看、一起学;然后将古诗名称写在卡片上,放进一个“抽奖箱”中,和儿子轮流“抽奖”,背诵出抽到的古诗就可获得积分,谁的积分高就可以获得最后的“神秘大奖”。一个小游戏,就可以让孩子玩的乐此不疲,每天追着我后面要玩“抽奖背古诗”,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成长,何乐而不为?

  疫情无情,亲子时光是温情的,或许多年之后,儿子长大成人,这个漫长的寒假会成为我们特别的“美好回忆”!

  (东海县幼儿园教育集团本部 大七班查逸瑄爸爸)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疫”起“宅”家
——我和儿子这样过特别寒假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2020,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挑战,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疫情阻击战”。

  面对不期而遇的漫长寒假,大家可能都有一种“幸福”来的太突然的感觉。孩子不用去学校了,而是和你一起天天“宅”在家里,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如何更好的让孩子在家学习成为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网上有个段子就这样调侃道:这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公务人员成了门卫,父母成了私教……只有孩子,依然是“神兽”!

  我家也有一只小“神兽”,他今年5岁半,幼儿园大班。宝妈是医护人员,要每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那“相妻教子”的后勤保障工作,则由“宅”家的宝爸义无反顾的承担下来。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疫”起“宅”家的日子里,我和儿子的教育故事。

  一起动手把家变成“幼儿园”

  既然学校停课了,那就想办法把家改造成“幼儿园”。第一步,按照幼儿园班级的布局,我和儿子齐动手,在客厅开辟出了“手工区”、“绘画区”、“游戏区”、“阅读角”、“作品展示区”……,这样我们的家就变成了一个零时幼儿园;第二步,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我们的一日活动,几点起床?上午做什么?下午时间如何安排?我和儿子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共同制定一个一日作息时间表,然后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安排一天的生活。当然,儿子前几天是有些不适应的,有些抵触情绪,但我一方面多和他沟通,一方面态度坚决的制止他的“偷懒”行为,几天下来,他的小情绪渐渐就消失了,一周下来,就基本适应了“家庭幼儿园”的生活。

  我变成了“百变星君”

  幼儿园里有老师,有同学,家里只有我们父子俩,怎么办?我和儿子就玩起了“Cosplay”,一会儿我扮演老师,他扮演学生,我来教,他来学;一会儿他来扮演老师,我扮演学生,他来教,我来学。有时候我则扮演“同学”的角色,时而与他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而变成他的“竞争对手”,看看谁先获得一场比赛的胜利。

  一场场的“Cosplay”下来,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在一天当中向他下达各种学习指令,让他学这学那,这样时间一长必然会有抵触情绪,就像有的家长在网上吐槽道:不学习时,父(母)慈子孝;一学习时,鸡飞狗跳。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学习的伙伴,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或者一个竞争对手;那么家长是不是真正俯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则往往决定了我们的陪伴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真实的。

  “玩中学”效果好

  “南辕北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方向不对,用力越猛,离终点则越远。我觉得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家庭教育的方法如果有问题,可能家长教的越多,孩子的学习效果会越差。

  我的育儿小技巧:一定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不管想让孩子学习什么,都要考虑孩子的情绪,他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如果答案是“否”,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分享一个“背古诗”的小故事。让孩子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宅”家的时间,多学习几首古诗,相信是很多家长都会做的选择。但如果是直接布置学习任务,必须一天背诵一首古诗,然后家长来提问考核,可能孩子就没有多大兴趣,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资源,找到一些有趣的古诗动画资源,一起看、一起学;然后将古诗名称写在卡片上,放进一个“抽奖箱”中,和儿子轮流“抽奖”,背诵出抽到的古诗就可获得积分,谁的积分高就可以获得最后的“神秘大奖”。一个小游戏,就可以让孩子玩的乐此不疲,每天追着我后面要玩“抽奖背古诗”,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成长,何乐而不为?

  疫情无情,亲子时光是温情的,或许多年之后,儿子长大成人,这个漫长的寒假会成为我们特别的“美好回忆”!

  (东海县幼儿园教育集团本部 大七班查逸瑄爸爸)

责任编辑:周灵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