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一个寒假,也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时光,让我可以和儿子朝夕相处。这段形影不离的时间里,我可以尽情陪他疯、陪他笑、陪他闹,陪他一起玩游戏,倾听他的童言童语,让他每天过的充实有意义。
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与孩子产生共情,建立亲密关系,做好孩子的“副驾驶”。孩子的话仔细听,让他慢慢说;孩子的事别代替,让他慢慢来,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自我探索与成长。就像我儿子,他是个活泼好动,比较任性的孩子,跟同龄孩子相比,动手能力比较弱,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毫不逊色。因此,这个寒假我主要抓住他的兴趣引发他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做一个放任型母亲,而是想尝试做一个严慈并济的好妈妈,那就从早期阅读开始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发展越有益。”识字是阅读的重要基础,为了能使儿子较早进入自主阅读,我通过创设情境带着他提前识字。
因为孩子小,在刚刚开始时,还不能形成一种较为固定地方式,因此我会有意地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能逐渐形成习惯的氛围。比如一开始我在教儿子识字时,就采用一种情境教学地方法。并且我们识字的环境并不固定,有时候在沙发上,有时候在床上,有时候在餐桌边就可以进行识字了。有一次,他看奥特曼动画片不过瘾,还想多看几集。这个时候,我便把他所有的奥特曼玩具拿过来一一排好队,准备上课,让儿子做“班长”,我则是“老师”。我就像真地上课一样讲了起来,还时不时地问那些奥特曼哪个字读什么,当然奥特曼回答不出来,都是由儿子回答的,于是我就在批评奥特曼不努力学习声中表扬“班长”。而复习的时候我往往成了“学生”,而儿子则是“老师”,我这个“笨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经常说错,这个过程中,儿子会非常热烈的配合我,帮我纠正。在这样的一些情境中,孩子边学边玩也是很有情趣的。
这样有趣的场景还有很多,有时我还会和他采取游戏的方式来识字,比如“我来比划你来猜”。当复习有动作的字时,如走、跑、跳、笑、哭等,我会用动作或者表情,请儿子找出相应的字卡,或者我出示字卡,让他做动作,这样都能让孩子灵活掌握所学生字。还有更简单一点的游戏,比如“吹大风”,将字卡翻过来放,之后用嘴去吹,吹翻一个念一个,儿子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游戏。在学习过程中,他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尊重,对游戏、学习兴致便很高。每天的识字过程,变成了我和孩子的游戏过程,是我和儿子温馨快乐的时光,让我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其实,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给予引导和支持。不要去抢孩子手中的“方向盘”,而是安心做好孩子的“副驾驶”,反而会与孩子建立意想不到的亲密关系!
东海县幼儿园教育集团本部中五班 郭允涵小朋友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