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新型肺炎冠状病毒肆虐的特殊寒假,仅在家中,无需刻意教诲,共情尽在心头。
身为儿女,情感的缘由自是父母。可快节奏的高中生活已让我们忘记,和父母的最近一次谈心是何时?一个拥抱是何处?一句感谢是何因?负荷不堪的我们开始埋怨,开始任性向最亲近之人倾倒苦水,发泄不满,固执得认为是他们不了解自己。如今新冠肺炎的爆发,让《声声慢》中描绘的情形成为可能,终于,我们可以慢下来,细细地端详父母脸上每一条细密的皱纹,认真详读发间藏着的每一根白发,去品那句句叮咛中饱含的深情。当我们学会了站在父母的角度,也就学会了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于无意间学会与父母共情,便是在一天天的成长。
身为学生,当明白职业就是责任。“白衣天使”在前线抗疫,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而夙兴夜寐。“怎么会不害怕?可是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职责”,一线护士含泪说出的肺腑之言,其震撼程度远超过一碗碗所谓的鸡汤。透过一封封请愿书,一件件防护服,一把把舍弃的长发,原来,所谓太平盛世,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至此,我们方才深刻地明白了何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纸上得来终觉浅”,是鲜活的正能量让我们学会与职业背后的责任共情。
身为中华子孙,看到祖国先一步看到了疫情的严重后果,为了人民的安全,迅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怎能不自豪?自豪自己生在中国,一个“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的泱泱大国。面对别国的挑衅,祖国强硬反击,更是激起了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共情”,是我在这疫情时学到的最宝贵之物,让我们用共情这束光,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夜,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二(14) 指导老师: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