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林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把握新时代发展方向,充分认识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的重要保障。推进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创新督导方式方法,努力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督导体系。
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就要坚持目标导向,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具体化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转化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中。
准确领会中央精神,牢牢把握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总方向和总目标。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以中央名义印发的教育督导文件,为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指明了方向,对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意义重大。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依法治教,让教育督导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新时代的教育督导要着眼于教育优先,强化督政工作,充分运用综合与专项、明察与暗访等形式,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督导,强化结果运用,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等职责,促进党和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在江苏落到实处。
抓实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新时代江苏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提高认识,找准关键抓落实。《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制机制”。这既是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的关键点所在。
要突出创新抓落实。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突出江苏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的目标引领,结合江苏实际、彰显江苏特色。一是在督政方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加地方各级党委以及乡镇(街道)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要求,同时增加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年度履职报告制度。二是在督学方面,完善对学校督导的分工合作机制,加强督学管理,增加量化县级专职督学配备标准和培训要求,打通督学职业发展通道,解决经费保障问题,稳定督学队伍。三是评估监测方面,统筹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各方力量,完善评估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方法,强化过程监管和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