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力推进“八礼四仪”教育 把礼仪带回家进社区


作者: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1-25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导语

  今年1月份,江苏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提出围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突出抓好“八礼四仪”,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意见》下发后,我市迅速行动,结合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际,大力推进“八礼四仪”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推广好习惯养成教育

  在全市开展小学素质教育“五大工程”基础上,围绕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三方面,着力精选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在小学教育阶段应当养成的、过期难以弥补的基本好习惯,形成“小学生18个基础好习惯养成要点”,并将26所小学确定为“扬州市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验学校”,推广18个基础好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做爱读书、会学习、善合作的好学生;在家庭做爱生活、能自理、懂感恩的好孩子;在社会做明礼仪、讲诚信、守公德的好公民。

  召开“八礼四仪”“听证会”

  推广邗江区维扬实验小学经验,在全市中小学召开“八礼四仪”听证会。各学校的班级围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开展“八礼四仪”大讨论活动。由一部分学生提出践行“八礼四仪”的方案和设想,由事先选出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听证官”发表意见,再由班级全体学生通过民主讨论和举手表决,最终形成“把礼仪带回家”、“八礼四仪”进社区、“礼仪好学生”评选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编发《八礼四仪三字经》

  在开展“八礼四仪”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款内容进一步浓缩精炼,形成朗朗上口、易学易行的“三句半”。在此基础上,由邗江区牵头,在维扬实验小学试点编印《八礼四仪三字经》,3字一句,2句一断,共216个字,围绕“八礼”,即“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将学生行为习惯中应遵守的礼仪浓缩其中,句句押韵、朗朗上口。《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以及新华报业网、新浪、网易、搜狐、中国江苏网、扬州网等各大网站都进行了宣传报道,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

  全市大力推进“八礼四仪”教育,学生们积极参与,同时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支持。有些家长认为,“学校的听证会非常成功,学校和老师付出了很多辛劳,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礼仪教育”,“学校对礼仪规范加以适当整理、归纳和提炼,改编形成了《八礼四仪三字经》,是一本很好的校本教材,孩子们背起来朗朗上口,日常行为也有了典范”,“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不能简单地归于学校,这是综合性的工程,学校要努力,我们家长要引导,社会也要承担必要的责任”。学生们普遍感觉受益匪浅,他们认为“‘八礼四仪’ 听证会可以让大家在礼仪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言行举止都会变得更文明”,“《八礼四仪三字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礼仪,让礼仪进入我们的心灵,在无形中让我们懂礼仪、讲礼仪”。

  (扬州市文明办)

编辑:李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