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山:人们心中的圣地

作者:江 闻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说起延安,这熟悉的语句总能勾起人们太多的关于这座红色圣地的回忆与向往。70余年前,这里曾是中华大地的红色心脏,流动着令人血脉贲张的骄傲和辉煌;70余年后,这里是一座交织着古朴与繁华的都市,每天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宝塔山,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延安曾经历的那段特殊岁月,也代表着人们心中永恒的怀念。

  人们习惯地称延安的地形为“三山夹两河”,两河指延河、南川河;三山说的就是清凉山、凤凰山和宝塔山。进入延安城,朝东南方向望去,便可看见宝塔山巍峨耸立,灰黑色的宝塔,渗透出浓厚的岁月气息,轻轻地搭在山腰上。宝塔山旧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海拔1135.5米,是周围群山之冠。山上那座古塔始建于唐代,在宋代予以重修,到了金、明两代又再次修葺,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内有阶梯,可沿梯登临到塔顶。山下还留有多处摩崖刻字,其中又以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

  关于宝塔的来源,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大唐天宝年间,肤施县(延安旧称)市井繁荣,不想来了两条恶龙,食人伤畜,危害人间。于是玉皇大帝命众神修建“镇邪塔”,九级塔身,中间放置一尊金人像,两条恶龙被其所缚,再也无法为所欲为,从此肤施县安享太平。另一说则是讲有只红毛犍牛下凡后滥伤无辜,伤人性命,黎民百姓只能逃荒要饭。一对兄妹为民除害,修塔镇牛,被塔压住头的红毛犍牛变成了卧牛山,横卧于延河与南川河交界处,与清凉山远远对望。

  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这座古塔就此成为圣地的象征,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古老的“嘉岭山”之名也随之被“宝塔山”所代替。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塔山上现已建成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登山远眺,延安美景尽收眼底,便有了那句“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