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富美高’新江苏·教育在行动”宿迁采访组在行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总社副社长仇玉坤(后中),江苏教育新闻网总监徐月仪(后左三),《初中生世界》、《江苏教育》、《阅读》编辑部记者彭深(前右)、尚川(前左)、马雪晴(后右一)在宿迁市实验小学三棵树分校采访 

  回眸“十二五”,生动展示江苏教育发展成就;展望“十三五”,为江苏教育新跨越、再扬帆营造舆论氛围。10月26日至27日,由总社副社长仇玉坤担任领队,江苏教育新闻网总监徐月仪担任组长,在宿迁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马祥云的全程陪同下,总社采访组赴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宿城区、湖滨新区、宿豫区等多地开展“强富美高”全媒体新闻行动。

  10月26日下午,采访组一行首先到达宿迁市实验小学三棵树分校。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成效,学校于2013年8月正式托管给宿迁市实验小学,从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配置、招生工作、常规及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六方面与市实验小学统一要求,实现资源共享。据程新宇校长介绍,学校积极构建“道德之树、智慧之树、健康之树”的三棵树特色校园文化,全面借鉴市实验小学的管理新模式,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师资力量。学校还借力区域的体育文化传统,全员普及足球,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给孩子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10月27日,采访组走访了宿豫区王官集中心小学。王官集小学以校务公开为抓手,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将政策制定、教学教案、绩效奖励、物资采购等项目悉数公开,在营造阳光校园环境的同时,也调动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几年的努力,校务公开已经制度化,管理难度大大降低,各项教学事务的推进更有保障。

  采访组还走访了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学校以国粹京剧为独特的校园文化,成立了“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在艺术团成立后,学校客服重重困难,建成两个高标准练功房,添置了高质量的京剧乐器、戏剧服装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时间表,以达到文化教学与艺术训练两不误的效果。艺术团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集体、个人奖项。2011年,中央电视台对“孝慈少儿京剧”进行为期四天的拍摄活动并播出。

  下午,采访组抵达宿豫区教育局,与曹庆颜局长进行了座谈并一起走访了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是为进一步缓解城区适龄儿童入学压力规划建设的,硬件设施完善,是宿豫区小学发展的样本之一。学校围绕学生的特长和教师素质的拓展等方面多做努力,泥塑、舞蹈、书法、绘画教室及专业化的演播厅、电台让记者们印象深刻。目前,学校正着力加强软件建设,力争发展成为省内知名的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名校。

  采访组还与宿迁市教育局局长汤君年就宿迁教育在“十二五”的发展和“十三五”的展望进行了深入访谈。汤君年表示,宿迁教育是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学校和教学设施从无到有、入学率和升学率由低到高的过程。宿迁教育的发展与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密不可分,也与师生家长教育思维的转变有关。宿迁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了“五年提升计划”,经过不懈努力,各学段的教育质量都提升明显。“十三五”时期,宿迁市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管理, 施行“一校一策”,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教育文化内涵,推进宿迁教育的进一步飞跃。

 总社仇玉坤副社长(前左二)一行在宿迁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马祥云(前左一)陪同下走进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记者 钱燕强 摄)

 
 

 

 

责任编辑:李月昭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