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适合的教育” 圆学子的梦想

作者:柏萍 发布时间:2017-06-2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江苏华杰教育集团总校长 柏萍

  作为一位基层民办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适合的教育”是最接地气的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教育。近年来,华杰教育一直在办适合社会需求的学校,实施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责任为先,做温情暖心的教育

  针对学生80%以上为留守儿童的实际,我们着眼未来,担当使命,办好负责任、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成才梦。

  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以美好的人格塑造人,把每个学生教好,而不是只教“好学生”。我们按照“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实行自治式学生管理,宽容感化、深情感召问题学生,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评价、自我矫正完善、自我激励成长。

  二、育人为本,做分数之上的教育

  近年来,我们彻底更新教育理念,做分数之上的教育,从全力“培高分”走向全面“育新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兴华育杰”为己任,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要务,为每一个学生奠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兴趣为基,做释放潜能的教育

  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发展“适合的教育”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个体潜在优势,因材施教。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组建学生社团,主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相关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四、创新为要,做圆梦未来的教育

  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我们打造“有学习动力、有思维张力、有智慧合力、有文化魅力”的生态课堂。经过8年努力,我们提炼、构建了“三环五模六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赣榆华杰双语学校被评为市“课改领航学校”。

责任编辑:李朋飞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