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灌南县实验小学幼儿园吴金珊老师先进事迹
吴金珊,女,1973年12月生人。199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校幼师专业,1996年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学前教育大专文凭,后进修获得学前教育本科学历。先后在灌南县张店镇中心幼儿园、六塘乡中心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工作,曾担任业务园长、园长一职。现任职于灌南县实验小学幼儿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词能够反映出她在工作中的为人诚恳,真挚,能身教重于言教,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下面从“爱园如家、爱生如子、爱教如迷、爱誉如尊”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爱岗敬业,爱园如家——俯首甘为孺子牛。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天底下最繁琐而单调的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没有一颗爱岗敬业、爱园如家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不能很好胜任幼儿园工作的。她几十年如一日,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坚持教养并重,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每天清晨是她早早的来园,只为陪伴那些个别早来的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她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孩子;每天午休时,她巡回检查孩子的被子是否盖好并及时纠正不良睡姿;放学后,还是她仍然在和个别家长交流直到天黑。无数个日子形成的责任和奉献是不能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的。
在这责任和奉献并存的环境里,她渐渐成为一名深受孩子喜欢和家长认可的幼儿教师。小班时,有一个叫张紫淩的小女孩,一入园就眼睛看着窗外,眼泪哗哗的流,老师一看他,她就赶紧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不哭,我不哭”,可眼泪依然流个不停,又乖巧又惹人心疼。当天离园时,她主动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情况,知道是一名留守儿童,既懂事又乖巧。于是,每天都主动接近张紫淩,不愿其烦地哄她、带她做游戏、喂她吃东西。多少次喉咙沙哑、多少次付出不见回应,但是在责任心的强烈驱使下,她依然不放弃,最终,大家看到了张紫淩能够开心的入园,自信的玩耍、快乐的学习。她说:只有这样一点一滴地把爱倾注在孩子身上,才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这份工作。
她走过的班级美丽温馨,到处留下她的汗水和劳动:墙是自己刷的、图案是自己画的,室内外的装饰是自己设计、动手制作的……,每一点、每一滴都印活了她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工作中平凡的她。
二、师德高尚,爱生如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她能够严格执行幼儿园职业标准,注重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品格,为人师表,爱生如子。
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教师的爱心能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她对每个孩子细致入微如慈母般的关心爱护,深深的影响着身边的同事。
有一次吃完午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听着音乐,愉快的散步,忽然徐阳小朋友扑通倒在地上,牙关紧闭,不停的抽搐,职业的敏感告诉她,徐阳犯羊角疯了,其他小朋友和几个老师都吓坏了。为了防止徐阳误伤到自己,吴老师当机立断,将自己的手伸到徐阳的嘴里,抱着他,让其他老师赶紧打120,并通知家长和值班园长。等120急救车将徐阳接走时,吴老师的手指已经被徐阳咬得发紫、麻木了。大家都埋怨她怎么这么傻,她却说:只要徐阳平安无事,就是手指被咬断了,也是值得的。就是这样的爱心,使老师愈加喜爱她。
三、业绩突出,爱教如迷——梅花香自苦寒来。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她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
工作中,她先后阅读了大量的幼教书籍,不断拓宽的视野,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她仔细研读孩子,支持、引导孩子成长,和孩子交朋友。善于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点创新教法。在这些新颖、多样化的活动中孩子积极性能够很快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能持久保持。
她连续2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孩子活泼好动,聪明好学。曾多次承担市、县教学观摩活动,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多次参与或主持课题研究,先后被评为“市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市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先进个人”、“市’333工程’首批骨干班主任”、“县教育系统首席员工”等荣誉称号。
此外,她还能带动年轻教师发展进步,引导她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抓住各个环节来组织幼儿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培养了幼儿的爱好,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四、家长满意,爱誉如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她在工作中时时以母亲的心去关爱孩子,以朋友的心去对待家长。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遇事多从家长的角度去分析,理解每个家长,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主动与他们沟通,用自己的坦诚换取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顾虑,让他们热爱幼儿园这个温馨的集体。
开学初,她通过家访、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连续一周的半日开放活动、召开家长会等方式,短短的时间就使自己和家长的关系跨近了一大步。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沟通,电话、网络、小讲座等,工作中根据需要召开临时家长会,并及时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各项工作和对幼儿的培养目标,使家园共育发挥实效。还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向家长介绍育儿的相关知识。由于工作突出,很多家长点名将孩子交到她所任班级,很多孩子都已经上大学、高中、初中,他们的家长依然记得她为孩子们做的点点滴滴。她说: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你对孩子们付出了什么,也会得到什么样回报。她的工作最终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家长及社会的赞誉。
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有过不知所措的迷茫,有过不为人所理解的苦衷,有过委屈的眼泪,有过心酸的过程。然而,她始终坚信,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孩子背后的家长,她愿意为孩子付出、愿意重复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她心中有爱,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未来。
今后,她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克服不足,虚心学习,更加脚踏实地的立足幼教岗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为培育祖国的下一代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