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起,她的心中就编织起一个美丽的“七彩童梦”——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好老师。二十年前,她毅然追随心中的梦想,选择幼儿教育事业。从教十六年来,她一路陪伴孩子、追随孩子,依心而行,践行梦想,筑造“七彩童梦”。她,就是市教坛新秀、县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课程资源研发先进个人、县教研标兵,海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张萍老师。
初心不忘,化作春泥来护花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这句出自泰戈尔的美丽诗句,形象地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一直以来,张老师正是用心中流淌着的那股生生不息的清泉,滋润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心。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里,张老师总是习惯于“慢”,在“慢”中等待孩子长大;习惯于“轻”,在轻言慢语中静静地观察和了解孩子。她眼里时刻装着孩子,每个孩子的特点她了如指掌,每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她都能敏锐觉察。如此,温顺乖巧的孩子愿意亲近她,乐于和她分享自己的一切,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乐于听从她的引导。
祝天成和徐天伟是来自于一个特殊家庭的双胞胎兄弟:妈妈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外婆患有白血病,家中经济来源仅靠蹬三轮车的外公和外地入赘的爸爸常年外出打工所得。哥儿俩就像野外生长的小草,从小就在半饥半寒、无人管教中长大。从进入幼儿园那天起,兄弟俩就表现出与同龄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动作多于语言表达,语言发展相对滞后,含糊不清话语成了与同伴沟通交往的障碍,在无法与同伴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攻击、破坏、豪取成了他们与同伴交往的常态。因为无法与兄弟俩抗衡,其他孩子选择远离避让;也曾因为犯了众怒,哥俩被其他孩子群攻申讨。哥儿俩成了班集体 “过街的老鼠”,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游戏活动,“二人世界”成了他们在这个班集体中存在的方式。有时,他们会互相给对方擦拭眼泪,给对方以安慰;有时,他们也会相互大打出手,让对方满脸开花。
虽然无法言语,但哥儿俩的异常行为,张老师却以她专业的眼光捕捉到孩子情感的缺失以及渴望得到同伴认同与接纳。尽管她也心疼哥儿俩,希望他们能有尊严地活着,但她也不想强迫其他孩子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儿,她希望以她如水的性格滋润两颗未曾开垦的心灵,化解其他孩子心中的隔膜。
当兄弟俩大打出手眼泪鼻涕一把抓时,她总是耐心地听着俩人用含混不清的话为各自辩解,一边掏出纸巾轻柔地为其擦拭,一边嗔怪道:“天成爱不爱弟弟呀?天伟你呢?来,哥哥和弟弟抱抱。”转眼间,哥俩就又破涕为笑。当哥俩想加入同伴的游戏,却遭到漠视和拒绝时,张老师会牵起他俩脏兮兮的小手,加入到他们的二人游戏,在游戏中捕捉他俩充满创意的“金点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让他们对哥儿俩刮目相看。她带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我会关心别人》,让孩子们体会同理心的重要,并从书中得到启发: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实现那个大家互相关心、彼此尊重的美好生活。
张老师以宽容、信任的心态感染着她的孩子,用肯定、接纳的行为给孩子们做榜样。从“拒之千里”到“主动邀请”,游戏中,张老师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和哥儿俩之间的鸿沟在悄悄消融。一年多来,她为哥儿俩记下了厚厚一叠,近两万字的跟踪观察记录,后整理成个案观察故事《对一名“被拒绝儿童”在游戏中的观察和解读》,发表在《幼教园地》上。
温情如水的性格、自信而又智慧的教学风格,让不少家长因“孩子在张老师的班上”而自豪。也给她带来了众多的荣誉: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嘉奖两次,市绿色园丁、县优秀班主任、县局优秀党员。
追心不改,未成曲调先有情
人们都说,要想给幼儿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张老师却力求给幼儿不断的源头活水。为此,她从毕业至今从未间断过学习、充电。她善于寻找教育契机,创设情境,引导孩子由境生情,以情激情,以情启智,逐渐形成了清新、自然、平实、创新的教学风格。
爸爸的爱在孩子健康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孩子们却感受不到来自爸爸的深沉的爱。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爸爸,感受父爱,张老师放弃休息,走访了每个孩子的爸爸,了解爸爸们的工作情况。多次来到爸爸们的工作场所,摄下了爸爸们的工作场景。在热浪袭面、油烟呛人、油烟机嘈杂的大酒店厨房里,她屏住呼吸,握紧摄像机寸步不离地盯着小欣爸爸——一个酒店的厨师,生怕漏掉任何有教育价值的情景。一晚上下来,她握着摄像机的手臂早已酸痛不已,无法抬起。
然而,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在《我喜欢我的爸爸》主题活动中,她摄下的视频,创设的亲子互动场景,爸爸的真情告白,自然流淌又充满温情的配乐朗诵,让每一个爸爸都留下眼泪,每一个孩子都依偎在爸爸怀里亲昵说:“爸爸,我爱你!”……爱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间悄然萌芽。
有情有境导童稚,无怨无悔见精神。正是这种认真执着的追求,使她的教学风格日趋鲜明,教育机智更具智慧。她先后对省市县幼教同行公开展示教学活动十多次,三次获得市县教学比赛一等奖;她刻苦钻研,注重锤炼教学技艺,努力提升教学基本功素质,她历经多轮淘汰,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获得2015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给自己的教育生涯来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她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用心探寻着教育的真谛。她主持的市级课题“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情感发展价值辨析”通过市规划办结题鉴定,撰写的《我和孩子说“哑语”》《热闹不等于有效》《兔子先生去散步》等二十多篇文章在《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幼教园地》等省级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2015年,参加市“情境教育读书心得演讲比赛”获二等奖。
作为全县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她被县局选调参加“中科海安幼教”研发小组,承担了大班年龄段优质资源的研发。研发过程中,多次向全县幼师开放白板教学活动和代表研发组向中央教科所专家、领导展示活动。同时,发挥自身特长,完成了小、中、大共248个课件的配音工作。该课程资源于2010年7月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
痴心不泯,赢得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一直担任年级组长的她一直有个痴心梦想:让她的每一个组员在专业成长的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为此,业务精湛的她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她以奉献、精益求精工作态度引领着组内教师团结互助,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整个年级组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风貌,逐渐形成了一支和谐、进取、优秀的团队。近年来有三位教师被评为市、县优秀德育工作者,两位教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四位教师在省市县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她多次精心策划和组织了闹元宵、庆六一、毕业典礼、读书节等园内大型活动,活动均收到良好效果。2011年教师节之际海安电视台对她所在的年级组教师群体进行专题报道;2009年以来她所带领的年级组分别获得县“巾帼文明岗” “168”爱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县局推荐参评市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作为党员教师代表,她2016年参加市《准则》《条例》知识竞赛,所在代表队获初赛区县组第一名,复赛全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追心追梦,方得始终。前行在路上,张老师将以执着的信念继续筑造属于她的“七彩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