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来到白马中心园,一待就是21年,岁月已在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她始终保持着那颗爱并爱到每个孩子的心。她就是陶丽,泰州市白马中心幼儿园的一名幼儿老师、副园长。
一、投身爱的事业,坚定爱的理想,甘做爱的谱乐人
刚从学校毕业的她,带着对幼教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幼儿园这个多彩的世界,去实现儿时的梦想。在这片沃土中,面对那一双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她渐渐地悟出,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做好蜡烛照亮幼儿,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幼儿园就是孩子人生的起点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要以自己好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孩子们。
刚入园时,她爱唱爱跳,总喜欢和孩子们闹成一片,园领导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新人,多次安排她参加地区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并多次取得悦人的成绩。领导的表扬,同事们赞许的目光有些让她忘乎所以了。当她回到班上和孩子们一起组织活动时,才深深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适应形势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在思想上,她树立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奋斗目标,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在工作中,她忠于教育,立德为先;孜孜不倦,善于学习;勤于积累,勇于探索,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最前沿。多年的筹建幼儿园和管理业务工作的经历打造了她做事高效率的作风,在工作中锻炼出扎实的业务能力,并将所学所获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为幼教事业奉献自己全部能量和精力,开拓出一片快乐、健康、和谐的幼教天地!俗话说得好:“辛勤耕耘,终有回报。”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肯定,连续被评为“镇先进教育工作者”、“镇优秀辅导员”、“镇优秀教师”、“高港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港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二、用爱的行动,做爱的有心人,树立爱岗敬业的旗帜
她的先生是一位小学校长,先生工作的特殊性使她那柔弱的肩头扛起了一个家庭所有的责任和义务!每天清晨,天才微微亮,她就悄悄起床,生怕惊醒熟睡的儿子。忙好一家人的早饭,自己匆匆吃点,就要赶到幼儿园。开门、安排值日、嘱咐接送孩子的老师、接待幼儿家长的东询西问,做事本就风风火火的她恨不得脚不着地。上课、听课、评课、辅导年轻教师、协助安排副餐、维护午休秩序……一阵忙下来,还真是累。这学期,她除了要安排和处理园内的业务工作外还带了一个小班。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刚开学的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几乎都要哭,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她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告诉同事们 “我们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同时还要是他们的妈妈,”同时细致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直到老师们都离了园,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这就是她的一日生活,紧张且忙碌着。同事和家长们都说,陶老师对孩子,就像对自己家的虫虫(儿子小名)一般,哪个孩子发烧了,她总是第一个赶到孩子身边;哪个孩子尿裤子了,她的办公室总有那么几条裤子备着;哪个孩子的家长接晚了,她总是陪着孩子,不让他们孤单……即便是做了副园长,在园务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孩子依然是她最大的牵挂。在幼儿园,她能叫出大中小不同班级里的许多孩子的名字,孩子们有什么事,总是喜欢找陶妈妈。她的娘家紧靠着幼儿园,步行只有几分钟,这么多年下来,她似乎都有些分不清哪个是家,哪个是幼儿园了。
三、非凡的爱,给非凡的孩子,专心谱写每一曲乐章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对于一名的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且要爱得公平、爱得得法,那是不轻易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这里有一个是关于陶老师和“文杰”的故事。文杰是我园里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帅气的文杰父母离异,父亲是一名保安,母亲远走他乡,孩子平时只得跟随年迈的奶奶。父亲由于工作的繁忙,忽视了对文杰早期的治疗,日子一天天地过,岁月一年年地长,却没有表现出多大的进步。没有学习能力的他总是以一副脸上成天淌着口水、动作迟钝、不会言语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在和文杰的接触中,陶老师发现孩子并非真是一块木讷的“小木头”,有时他也会流露出渴望与人亲近、交往的需求。她用爱包容了孩子,并主动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这两学期来,陶老师和班上两位老师一直盼着文杰的改变,陪着他玩专门的游戏,陪他一起重复简单的对话,听他说谁也听不懂的哼哼唧唧……当他有一点点进步,她比谁都兴奋,会抱抱他摸摸他的头让他体会她的喜悦;当他有了些许良好的表现,她会在他面前竖起大拇指……她付出了真诚的爱,终于也让文杰学会了爱。文杰依然话说不连贯,但只要每次看到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他一定会露出最无邪的笑脸,用他错落却响亮的掌声欢迎着老师的出现,以他那最非凡、也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喜爱……
四、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永攀爱心事业的高峰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我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这是陶老师追求事业的座右铭,为了“完美”,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她认为“教学”应该为“学教”,即先引导幼儿“学”,然后才是教师适当的“教”。为幼儿创造良好学习的环境,把幼儿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工作中,她深知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则要拥有一片海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她先后阅读了大量的幼教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她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幼儿”为教学理想而孜孜以求。非在新《纲要》颁发以后,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注重着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此外,她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带动年轻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抓住各个环节来组织幼儿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培养了幼儿的爱好,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陶老师追求的最高境界。近年来,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申报,其中获得市级立项的有《依托国学经典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研究》、《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期语言入学准备的实践研究》。她写下了大量的教学心得,经验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参加区级优质课比赛均获得一、二等奖,她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宝宝》、《认识蝌蚪》获得了市级二等奖,2015年在泰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多次组织的活动获得专家们的好评。
一转眼,21年过去,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有过不知所措的困惑,有过被人埋怨的苦衷,流下过委屈的泪水,然而,她依然坚信,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她愿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回穿梭在家与幼儿园之间……因为她心中有爱,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未来。想想自己带的第一批孩子都已经成人了,她的心里美滋滋的。尽管,当一名幼儿教师,整天陪伴的都是少不更事的小孩,但就值得为了这些小孩,付出人间的大爱。
“爱并爱及每个孩子”不仅是陶丽这名幼教工作者的追求,也应当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今后,她将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以“以园为家,爱生如子”的信条激励自己,更加脚踏实地地立足于幼教岗位,以高度的工作热情与博爱的情怀爱护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