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园林

作者:倪双燕 发布时间:2016-06-1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自从初中学了《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后,我便对那儿有了一种向往。向往那儿的假山青水,向往那儿的亭廊宅院,向往那儿的人文风采。

  终于,中考结束放假了。我去了我最梦寐以求的地方---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景点包括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怡园、石佛寺等。我只去了其中几处。

  刚步入园内,一片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激动的心就要从胸膛中蹦出来了似的,脚步不自觉地一步步向内探入。每一步所观到的景,都让我窒息。天啊!这儿是天堂吗?红柱白墙,飞檐翘角,正对藕池,旁有怪石翠竹。古色古香,多么高洁,多么淡雅!

  往内走去,抬首而望,吸引眼球的,是匾题名和两侧的对联。而这些题名几乎都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古诗,例如在一座阁楼上,下楼匾牌名“自在处”取自陆游的“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而楼上匾牌名“远翠阁”取自方干“前生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诗意浓浓,像“梧竹幽居”、“听雨轩”等名也是取材于诗句中。园林中不仅匾题名取材古诗文,就连林中书条石上都镌刻着诗经,如《赤壁赋》、《洛神赋》等,也有屏风上刻有《三国演义》等故事典故,更有各色亭子、长廊上附有古壁画,栩栩如生,让人们领略到古文人的才华及古代建筑的另一种风采。

  我像着了迷似的看着这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仿佛一不留神,便失去了什么珍物般。我不敢乱走了,因为在每步里,只须目光稍稍一转,便是一幅精美的图案。似逢桃花林,夹岸数几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六月的园林,藕花正茂,花香水绿。宅院前的荷塘里,荷叶连连,藕花正茂,淡淡的藕花香唤来了池中的鱼儿,引来了游客纷纷拥来观赏这“鱼戏莲叶间”的诗意画。夏风拂面,带来了隐隐弦音。池水深处泛起了波澜,一只雕花游船缓缓驶来,舟中一位琵琶女,轻抚慢捻的弹着,令我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此情此景犹如当年,如此这般地雅致!据当地人讲,园林中的池水也是独具一色的,因为它是活水,所以才使得池水这般绿,藕花这般香,鱼儿这般活跃。若无千金酿,借杯池水又何妨,定醉生梦死,吹梦成真。

  忽然想起园中某处匾上有两处对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谍忘机”和“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俯水临流,闲诗观鱼,鸟来相亲,这般美景,宅林合一,洞中环洞,可赏,可游,可居,让人觉得“居土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的想法。想来园中主人也是如此热爱自然,追求自然与和谐共处的人。

  一日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回望园林,总让人留念,不舍离去。

  (如东中专14财会(2)班  指导老师:缪华祝)

 

责任编辑:周灵

上一篇:踏 青

下一篇:文明旅游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