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放飞心灵

作者:徐弦 发布时间:2016-06-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我要去旅游。实际上是为了作文找写作素材。

  于是收拾了行李携了纸笔踏上旅途。车程颠簸,但总算顺利地到达了景点。景点自是风光无限地,这使得我很兴奋地去思考如何描绘这般风月无边。在纸上写写画画,拼凑出美妙的语句来,方才罢休。从头至尾如此,纸满了,头也晕了。这时却感叹旅游好累。

  为什么去旅游一次竟几乎那么累?我发出了深深的疑问。旅游不应是轻松,欢快的吗?我仔细回忆着众多细节。脑中空空无存,惟余载满了文字的纸。似乎记得我无数次地拿着纸去丈量风景,剪裁成适合的字再收纳在纸上。

  啊!实是我把我的眼界缩小,把脑子装载太多东西了。

  但是那条旅途上,只有我一个背负了太多的人吗?恐怕不是。去办公事的,去观察地势的……这途中莫不有人像我一样脑子里装了很多东西,眼中看到的不是真真正正的景色,而是目的演化后的自己想要发掘的东西。

  旅游的目的本是放松心灵,而如今有众多的人硬生生的把这目的的变换,非要让本已劳累的自己更加得为这旅游劳累。生活压力,工作需要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促使人们把旅游也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于是旅游原本快乐的属性变成了劳累。

  古今中外,亦有很多大家对旅游深有心得,他们都是推崇着真正的旅游,毫不参杂任何目的。

  古有王羲之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王羲之提倡旅游“极视听之娱”,只用来娱乐,放松心灵,扩展眼界。以充实自己的精力,便于更好的工作。现在人们更应该在繁忙的工作中好好地享受每一次旅游,不仅为了身体,更为了精神。

  我记得林语堂在《瑞士风光》一文中写道:“我最佩服中国常用语中的‘随便宽衣’四字,若是整日因工作而劳神且鞠谨,这民族不早精神衰落下去了吗?”林语堂先生提倡‘随便宽衣’,于旅途中也是适用的。当我们紧绷着弦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旅游的机会,却是上级加派任务的;是去办公事的。然后又得紧绷着弦在旅途中工作。久而久之,不仅人的精神容易垮掉,而且这种频繁思考的模式会使整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僵化,进而导致思想进步的缓慢。

  人常说,人生如旅游,经历万种风景,在这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更不该错失了一次次旅游,沿途的风景很值得一看,千万别低头工作或是怀着目的而错失了那些美丽。最美的自己在路上,当眼见红砖黑瓦,柳绿花红时,当我们真的抛下了俗务投入自然,拥抱天空时,我们的思想必在放松中进步,身心必在旅途中修养。所以,放下那些终日忙不完的事,别再带着它们走上旅途,且让我们的心灵真正的飞翔吧。

  (盱眙中学 指导教师:张新年 )

责任编辑:李经纬

上一篇:旅游变忧旅

下一篇:旅行的意义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