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式过马路”让谁尴尬

作者:耿砚文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段子,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还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全世界通用的交通规则,而“中国式过马路”凸现出来的是国人对规则意识的淡漠。经常有人下意识一抬头,”这不是红灯吗?我怎么过来了?更有甚者将其当成一种习惯,丝毫不以践踏规则为耻。 

  美国作家阿法特曾提出一个概念:群氓。这个词开始是指普通大众集体无意识作恶,却丝毫不感到愧疚。“中国式过马路”不是如此吗? 

  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 此种现象在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为严重,而家长的示范性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试问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成人都不能以身作则的话,又该让孩子如何呢? 

  一个有意思的新闻事件:上海交警发明了一种开关式过马路模式。在外滩、南京路等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红灯亮时,警察站成人墙阻挡行人过马路,绿灯亮时,则站在两侧护送游客离开。有游客形容:“这就像小时候老师护送过马路。” 此种模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想,过马路这样的行为还需要警察强制护送,人们的自觉性何时能够提升? 

      不可否认,“开关式”过马路有其客观原因:国庆期间人流量大。不过,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中国式过马路”这一习俗。交通信号灯沦为摆设,这一形势令人尴尬。“中国式过马路”的形成即是漠视规则造成的恶果,也有法不择众的心理作祟。 

     仔细想想,我们为了争夺这红灯的几十秒,却转手就挥霍掉了。堵车时,见缝插针,即使知道这样会使交通更加堵塞却不松开那只踩着刹车的脚。其实这也是由我们这个快时代决定的,人们一慢下来就唯恐落后于世界,落后于世界,落后于国家。 

  当下国民素质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点不相匹配。而将人肉开关设置在路口只是治标不治本,长远之计还是将规则与道德的“开关”植入人心。一个小小的路口却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国人的精神状况和文化素养。中国淡薄的法律意识与西方国家仍存在差异,西方人们的法律至上以及我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一不显示着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开关式过马路”到底让谁尴尬?当中国人在红灯面前可以自觉站立的时候,那么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起来了。

  (盱眙中学 指导教师:刘素娟) 

责任编辑:李经纬

上一篇:我的梦幻旅行

下一篇:文明行天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