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势在必行

作者:郑清泉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以前教科书上这么说,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现在的中国而称得上“礼仪之邦”了吗?

  现在时代飞速发展,现代化的工具缩小了世界,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地方已是触手能及,地球被冠上了新名字“地球村”,如今稍有些资本的人便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达任意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可每个人在玩乐的时候会记起保护环境吗?不一定。北京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是众所周知的,每次节假日,古城里的几处著名景点必少不了慕名前来的旅客,可喜的是,这古老的建筑没有被人们遗忘,但同时又可悲,景点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比如古墙上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比如有些人为了照片效果而在建筑上攀上攀下。其实每处景色都有显眼的提示,“请勿攀爬”,“请勿乱涂乱画”。难道这些人是文盲,看不懂这些提示吗?不,他们只是文明盲。

  在国外,有时会遇到令人触目惊心的提醒和标语——街头的中文标语“请勿喧哗”;餐厅内的“请勿浪费”;洗手间的“请便后冲水”;地铁站内的“请勿插队”,抑或是随处可见的“禁止吸烟”、“请勿随地吐痰”。为什么要用中文写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都是中国大陆的游客。由此可见国外的人们必定对中国游客的不当言行举止产生嫌恶之感。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则新闻,说得是埃及金字塔上被刻上“×××到此一游”!经过多少调查,终于“逮”住了罪魁祸手,是个十几岁的学生,真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我们所处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不仅要保护周边的景色,也要关注日渐漫着刺鼻的气味,节能减排也是一种对环境的保护。对此,我只想呼吁大家多步行或骑车出行,灵敏方便又不污染环境。

  曾经一组数据说明了我们的资源利用率低下,这可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回收可利用资源,何尝不是一种对环境的保护。

  讲文明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需要高深理论,就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家长,以身作则;老师,做好榜样。对每一处景色负责,对他人负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让文明这朵纯洁的花朵,绽放在每个人心底,文明旅游,势在必行!

(江苏省盱眙中学 指导老师:杨怀峰)

责任编辑:李经纬

上一篇:西游与旅游

下一篇:文明旅游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