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家长 > 成长 > 正文

不可忽视的隔代教育弊端

作者:严 阳 发布时间:2015-11-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严阳

  一次,路过友人松贵家,便进去小坐。松贵是我昔日插队时房东的儿子,与我年龄相仿,如今都是做爷爷的人了。正聊着,松贵约4岁的孙子端着搪瓷茶杯和一支大人用的牙刷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嚷着要刷牙。“怎么不给他一支儿童牙刷?”我问孩子的奶奶。“他看到大人用成人牙刷,也一定要用。没办法,只能随他去。”孩子奶奶回答。只见孩子三下五除二就刷好牙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不禁让我目瞪口呆:他竟然随手将牙刷和杯子全扔到了水泥地上!松贵妻子无奈地朝我笑笑,说道:“这孩子就这德性,谁也管不了。”

  松贵的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按照政策还可以再生二胎。于是,一向重男轻女的松贵夫妇坐不住了。他们承诺:只要儿子儿媳愿意生二胎,孩子以后由他们照顾,生活费和学费他们也全包了。后来第二个孩子生下来,还真是个男孩。因此,松贵夫妇别提多宝贝这个孙子了,主动把他接过来,亲自照顾。

  现如今,隔代抚养或是隔代教育的孩子有一定比例,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在农村,一般多是因为年轻的父母要出去打工,受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因此,只得留给上一辈照看。而在城市,多数则是因为年轻人要上班,没有时间,同时也因为一些年轻父母希望能够享受生活,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了上一代。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像松贵夫妇这样,特别宝贝孙辈,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

  无论哪种情况,必须正视的是,隔代教育总有一定的弊端,往往不如孩子的父母亲自教育效果更好。什么原因?一是年轻的父母与孩子的年龄差距不像爷爷奶奶跟孙辈相差那么大,从而交流和沟通要更方便、顺畅;二是年轻人更易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更多的教育方法,所以,教育孩子不乏精力和方法;三是做父母的与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他们的家庭角色不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前者的顾虑更少。而后者则难免会因对某些教育方式会产生的后果心有余悸而不敢动真格。当然,一些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太过溺爱孩子,也是隔代教育容易出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像松贵的孙子,虽然3、4岁还很小,有些事不该较真,但父母该知道“幼学如漆”的道理。这幼时所学并不只指读书,还包括日常生活中所建立的种种习惯,或者说行为规范。而从他乱扔口杯与牙刷这一行为中,我们就能想象到平时的他有多任性了。孩子为什么这样任性?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爷爷奶奶过于溺爱造成的。如果孩子不能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之后想要纠正可能会很难。让一棵本来可以长得笔直的树苗,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而不能成材,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件痛心的事。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应该尽量自己抚养孩子、教育孩子。虽然这样会辛苦一些,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逆,这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事,父母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对于那些出于无奈、只能将孩子交给上一辈抚养和教育的父母来说,应该跟上一辈“约法三章”:绝不能太过溺爱孩子,应把握好尺度,该严则严,尤其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等。对代行父母之责的上一辈来说,假如别无良策,那么,主观上应该努力避免这些隔代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

责任编辑:沈大雷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