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招聘范围 开展创业培训 给予适当补贴
拓展企事业单位招聘范围
徐州市动员和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完成2009年毕业生招聘计划的基础上,再拿出不低于5%的岗位吸纳毕业生。同时,拿出部分事业岗位,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对吸收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的科研单位和高科技企业,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列支,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的时间可连续计算工龄,聘用期满由人才市场优先推荐到其他岗位就业。
今年,徐州除继续落实好原有的“三支一扶”和“村官”计划外,还将制定鼓励毕业生到乡以下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工作的优惠政策。城市社区集中拿出部分岗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按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工资补助,由同级财政列支。
年内培训不少于5000人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徐州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放宽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对外地生源毕业生来我市创业的,可享受徐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优秀项目将获得资助和奖励,同时,对在创业园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减免场地费用。
教育、人事等部门利用徐州高校教学资源,开展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压力大的专业毕业生培训工作,年内培训人数不少于5000人,培训费用从市就业培训经费中划拨。另外,在完善现有5个省级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6个市级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增5个市级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并逐步扩大实习规模。对进入基地实习的毕业生,由市财政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接受困难毕业生有补贴
对零就业家庭、父母双下岗家庭和低保家庭毕业生,徐州实行重点推荐、保底就业。对接收特困家庭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接收1人补贴3000元。对毕业后半年仍未找到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由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发放失业保障金。
2009年,徐州举办大型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不少于2场,中型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不少于15场。同时,积极发展网上公益性毕业生招聘市场,及时提供岗位需求信息,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组织“百家企业校园行”活动,深入开展校企见面、校园招聘系列活动,侧重吸纳徐州籍毕业生和紧缺专业毕业生。此外,该市还将出台《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有关引导激励和扶持优惠政策。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