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关注。继4月下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后,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赴市人才服务中心调研,进一步了解近期我市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新动作、新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苏州市政府首次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实事工程,市人事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加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有所好转。目前已有12364名高校毕业生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其中苏州籍毕业生5000多人,预计6月底到7月将形成一个签约高峰。截至目前,我市各级人事部门共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公益市场20期,参会单位2162家,提供高校毕业生需求岗位40485个,进场人数达146248人。此外,我市还建立健全了人才市场体系,取消进场、档案托管等相关费用,仅此举就减免收费六七百万元,进一步彰显了公益服务理念。苏州人才网、苏州市毕业生就业网每日动态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日点击率达14万人次。
上午九点半,市人才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人头攒动,杜国玲与部分前来应聘的学生以及招聘单位代表亲切交谈。在调研中也发现,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如5月26日举行的苏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85家单位提供了1880个工作岗位,前来应聘的本地毕业生仅有391人。
在认真听取了市人事局局长纪顺俊作的专题汇报后,杜国玲说,做好就业工作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民生的重要内容,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推进毕业生就业列为做好人大工作、关注和改善民生的议题之一。她要求,要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我市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大局,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着力提升
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困难和特殊毕业生群体提供帮扶服务,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厚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负责人一同调研。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