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莫怨就业难,最难其实是心态

作者:蒋廷玉 刘咏 柯卫 发布时间:2013-06-23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新华报业网讯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了时下许多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聪明之举。

盐城工学院机械学院2010级学生肖佳佳、黄应龙等创办了“盐城飞美电瓶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现已在盐城科技园落户,年利润超过10万元。“公司团队5人,分别来自机制、机电、财务管理等不同专业。”黄应龙说,他俩自幼喜欢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的调试和修理,进入盐工院后又利用课余时间拜师学艺。“名校生就业都那么难,我们是一般高校,还不如趁早自己创业。”如今,他们正试图对市场上的电瓶车进行改良,期望在零部件研发上有所突破。对于创业前景,他俩很有信心。同在该校,机械学院2012级学生石奇鑫创立了“奇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申报大学生校内创业项目。石奇鑫发现,创业和求学可以兼顾。“暑假,我打算去深圳学习手机维护专业技能,开学后再开两个分店。”石奇鑫胸有成竹。

受校友的影响,现在盐城工学院自主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来自四川内江一个偏远小镇的张瑞入校以来,做过推销员、发过传单、在食堂打过工、跟朋友一起卖过日用品、做兼职导游。大一暑假,张瑞发现学校废旧自行车市场存在商机,便动起了做生意的脑筋。大二,他又做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校园代理,现在,张瑞正在着手另一个创业计划,那就是创立瑞智教育培训机构,并想把它打造成品牌。该校土木工程学院大四学生蒋坤是个音乐迷,对音乐通过什么材质发声问题有浓厚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网上卖家无意中透露了一把吉他的成本和报价,让他看到了商机:何不开个吉他店增收,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这样,他和3位伙伴合作开办了一家吉他工厂,现在,蒋坤被同学称为“智跑哥”,因为他用创业所赚的钱给父亲送了一份大礼——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智跑”轿车。

对于大学生创业,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像盐城工学院这一类大学,由于不是名校,就业受到的挤压会更加大,但这反而从反面促使了大学生的创业。倒是那些名牌高校的学生,期望值高,放不下身段,创业的很少,在就业如此之难的今天,很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切莫在就业和创业间摇摆。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