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海外学子回国就业到中西部去

作者:韩志方 苏映陶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海淀留创园成为不少海归的选择

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至2008年年底,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已近39万人,但在地域分布上东西部差距明显。“海归在一线城市扎堆儿现象严重。目前98%的归国人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只有2%去了中西部地区”。近日,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首届新东方留学高峰论坛上这样说。

中西部频频抛出橄榄枝

近年来,因中国快速发展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开始选择回国,海归这个人才群体也倍受关注,中西部地区更是对高层次海外人才频频抛出橄榄枝。

2009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在北京举行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会,“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带着技术、带着项目来宁夏创新创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向海外人才发出了邀请。

甘肃省则从今年起,采取组团赴海外集中招聘、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甘肃行、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组织和信息平台引才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与中西部积极引智引才相对应,海外人才怎么看待回国后去中西部就业?就此,本报随机采访了几位即将毕业和已经回国就业的海外学人。

创业环境VS优惠政策

采访中,笔者发现选择东部地区就业的海外学子占绝大多数,只有两个家乡在中西部地区的留学生表示愿意回中西部地区就业。

“为何大家要扎堆竞争激烈的东部地区,而不愿去中西部地区?”笔者问。

“优越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完善的人才服务环境、宽松的科研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的‘环境’成为海归留在东部的重要原因。”这些海外学子最关注的是 “环境”。

高欣是2005年回国的,在位于上海的通用公司(中国)工作。这位在英国雷丁大学取得材料化学博士学位的海归,给自己定的工作目标是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上海,而没考虑去中西部就业,因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都集中在一线城市。”

跟高欣有着同样选择的海归不在少数,“很多留学生回国后,都把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定为跨国公司,选择东部地区,机会会更多一些,就业环境更好一些。”高欣对笔者说。

除了就业环境以外,吸引高欣的还有东部大城市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东部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相对较高,与国外联系密切,海归在这里可以更加方便地联系留学期间积累的一些海外资源。另外,东部地区的医疗环境和将来子女的受教育环境都是中西部地区不能比拟的。”

和高欣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孙沛宇,这位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硕士生,回国后把创业地点选在了北京,“选择北京,我看中的是这里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孙沛宇看来,由于初次创业,缺乏大量的资金,很多海归都是带着技术回国,在国内从事技术性创业,开办的多是科技型企业。而这类企业往往并不需要很大的厂房和设备,企业更看重的是周围整体的科技资源。“像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量,传递和更新的速度也是中西部不可比拟的,这恰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需要的。”

孙沛宇还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带着软件开发技术的海归准备在国内创业,一边是给予资金、厂房等优惠措施的城市,一边是优惠措施较少,但却拥有中关村软件园的北京,“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与物质上的优惠相比,背靠中关村可以得到更多无形的优惠。对于软件行业,在中关村这个大环境下,你可以跟同行互通有无,资源可以共享。在这个大环境里创业可以拥有较高的起点,在中关村做大了也就意味着在全国具有了较大影响力。”

尽管孙沛宇看好东部大城市的创业环境,但西部地区也具有东部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广阔的市场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对于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资金雄厚的海归,完全可以把生产型的企业放在西部地区。[nextpage]

为什么回家乡去?

10多个受访者中,只有两个人把回国就业地点放在了中西部地区,杜磊就是其中之一。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的他,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今年毕业的杜磊放弃了意大利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毅然回到了江西,“那家房地产公司给的待遇可以使我在意大利生活得很好,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回国,回江西。”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杜磊出生在江西赣南,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由于家庭的原因,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做人不能忘本,要知恩图报。你是吃客家人的饭、喝客家人的水长大的,有了出息要回报家乡。”父亲的教导和对家乡的热爱,使杜磊选择回到家乡,“虽然我可能不能给家乡带来大的贡献,但回来工作心里觉得很踏实。”杜磊说。

同样今年毕业的吴琛琛,在英国杜伦大学拿到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贵州。“我是工作以后才出去读的博士,对贵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博士毕业回贵州工作,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好不容易才出去,干嘛还回来!其实他们都不懂我的心思,我的家在这儿,我的亲人也在这儿,我必须回来,因为我离不开家乡。”

“除了各种优惠政策,浓浓的乡情成为海外学子扎根中西部的重要因素。从这一部分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回报家乡的使命感。”王辉耀告诉笔者。

靠什么吸引海外人才?

“除了加大各种优惠措施的力度外,中西部地区更要完善各种人才引进的配套机制。”王辉耀同时建议,中西部地区要努力加强各自的“软环境”建设,逐步消除人才流动的障碍,营造人才进出无限制、自由流动的环境,充分尊重海归的自主性。

“既然生活环境等硬指标与东部地区有差距,那么中西部地区要想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必须要在‘软环境’上下功夫。”王辉耀说。

针对中西部地区推出的各种引才措施,王辉耀认为措施固然很好,但关键看有无具体实施细则,看措施执行的力度。“其实中西部地区出台的各种优惠措施都大同小异,东部很多城市也都出台了类似的措施,怎么跟东部城市竞争,只能看执行措施的力度,看谁服务得更到位。”

对于中西部地区吸引海归人才,王辉耀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上世纪80年代出去的很多海外学子,很多都有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分人在国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现在他们想回来了,中西部地区就可以搞‘海归退休西部人才返聘’等优惠措施,来吸引这部分人才。”

【资料链接】中西部吸引海外人才政策

四川

今年四川省全面启动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 四川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实施办法》 点击查看 ),将用5-10年时间,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将在出入境与居留、资助、任职、薪酬、创新创业、税收、医疗和保险、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评价激励等11个方面享受特定待遇。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了《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 (点击查看) ,实施“百人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从2009年开始,用5-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宁夏创新创业。

贵州

贵州省贵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鼓励留学归国人才来筑创业办法》 (点击查看) ,贵阳市规定,事业单位聘用留学归国人才可不受单位编制、增人指标限制。企业单位聘用留学归国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或年薪制。

青海

青海省近日出台了《青海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点击查看) ,从2009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引进水电开发、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冶金建材、装备制造、高原医药、高原生物、现代农牧业、新能源和生态保护建设等领域的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青海创新创业,力争使其中10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