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实习遇挫不等于求职无望

作者:黄玉杰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新华报业网

随着9月份的到来,新一届大学应届毕业生也即将走上实习岗位、步入社会。但记者发现,当前应届毕业生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准备不足,受挫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见习、就业的机会。

提前找工作,行动“盲摸摸”

广州市属一家交通类高级技工院校的小王明年9月就要毕业了。从今年暑假起,小王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还提前“试水”,四处到用人单位应聘。

找工作前,小王是花了心思做准备的。通过网络,他收藏了百来条面试技巧。“我要记牢了如何在三分钟或是更短的时间内介绍自己,和如何回答问题的基本规则……”小王努力地向记者解释着自己的“面试宝典”。

对于暑假的面试经历,小王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有一家网络论坛招人,公司规模有20来人,初始月薪一千多,新人只要有上网经验、泡论坛经验就可以了。工作挺轻松,但专业不对口,和面试官谈了谈就放弃了。第二次面试找到一家专业对口的,这个公司主要是经营高档进口、高保真HIFI汽车音响,正在招聘销售人员,但最后没有被录取。再有一家是专营汽车内饰清洁剂的公司,招业务人员,但由于跑业务的地点都挺远的,我就推了……”

小王搜来的攻略很多,尝试也很多,但小王的行为略显盲目,整个暑假下来,没能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

实习遇挫,求职失信心

广州某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准大四生阿斌(化名)最近更新了自己的网络签名:努力努力再努力!刚从大学三年级生跃升为大四应届毕业生,阿斌早在暑假期间就为自己物色了一个实习机会——到广州本地的一家市属电视台实习。

从大三开始,阿斌就计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认定了要走“当媒体人”的路子。到报社、电视台实习,去报社网站应聘,阿斌每一次的努力无不围绕着未来的就业方向。最后他顺利争取到在不同媒体单位实习,赢来了同学、老师以及亲友的赞赏。

然而,阿斌内心总有无形的压力。“到媒体实习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也发现,许多媒体单位门槛很高,很难留下来。无论我实习时如何努力、如何拼搏,但在实习单位就业的可能性趋向于零。”阿斌的想法最终影响到他的行为举动。

在第一家媒体的实习结束后,阿斌来到同城另一家报社的网站应聘。阿斌通过了网申,通过了面试,但在用人单位发同意来单位见习通知之前,阿斌主动提出了放弃。“用人单位能给机会我见习,已足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了,但意义仅此而已,我相信见习过后我还是不能留下……”阿斌心情沉重,觉得自己已经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后来由同学介绍得到在电视台实习的机会,实习才没几天,阿斌又泄气了。“我很努力,好让自己更接近完美,但实习的过程根本无法看到未来的路,真的好累”。

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阿斌已经提前意识到就业艰难……

专家:以健康心态参与竞争

陕西某师范高校讲师董琪认为,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前应先拥有健康的心态,使就业行为理性化。

董琪提出,对于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大学的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容易把生活工作理想化,但这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踏入社会之前,学生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角色的转换,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选择职业”。

对于求职中遇挫的心理调整,董琪提出,有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就业前需要掌握的心理素质。董琪指出,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习,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竞争的心理准备。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