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考信息 > 就业 > 正文

高失业风险本科专业敲警钟 法学中医学等入选

作者:丁肇文 发布时间:2015-09-07 来源: 扬子晚报网

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度报告的撰写者、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近日发布消息:根据其对44.5万、44.4万中国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计算,2009年度全国高失业风险型本科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麦可思有关负责人介绍,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就是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前10名或失业量前10名的专业。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老师往往因经验和知识的局限,引导考生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殊不知目前有很多热门专业供大于求,往往是就业最冷专业,进入2009年度全国高失业风险的本科专业中,就不乏这样的“热门”专业。

据介绍,从全国各个省份来看,由于其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结构不同,其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又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根据调查,2009年度北京市的高失业风险型本科专业包括:环境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

【链接】

八成考生尚未确定报考计划

由麦可思联合新浪教育频道组织的“高考生与家长月度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月5日,在被调查的高三学生中已有明确的高考志愿填报计划的仅占20%,32%的高考生锁定部分备选高校和专业,而为数最多的考生仍在考虑中(37%),另有11%的考生尚未认真考虑过志愿填报问题。

而在已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的考生中,89%目标为一本,11%为二本;“未认真考虑过”志愿问题的考生中,在毕业后可能流向上,50%认为自己毕业后最可能就读二本或三本,44%认为可能就读一本,6%认为可能就读高职高专。

不同志愿进展的考生中,“已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和“已锁定部分备选高校和专业”两个群体的考生压力相对较大,分别有76%、78%的考生压力“很大”和“较大”。这两个群体压力主要来源于自己,其比例分别为66%、64%;说明有高考志愿目标的考生自我驱动性更强。与之相反的是,对高考志愿“未认真考虑过”的考生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其比例为40%;压力来源于同学与老师的比例也较其他群体高,分别为10%、8%。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